[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蚕沙无害化好氧静态堆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3309.0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邢东旭;廖森泰;杨琼;肖更生;罗国庆;吴福泉;吴娱明;肖阳;李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蚕沙 无害化 静态 堆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蚕沙装运和蚕沙好氧静态堆肥于一体的可拆卸式蚕沙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蚕沙是养蚕过程中家蚕取食桑叶后排泄的粪便和残叶、垫料等其它杂物的总称。蚕沙是传染性蚕病病原的主要载体,对蚕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华南蚕区一年多次养蚕,蚕沙产生量大且次数多,处理不及时不仅容易造成家蚕病原物扩散,而且还会引起大气和污水污染等环保问题。因此,进行蚕沙无害化处理,对于杜绝家蚕病原物扩散以及净化环境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事关我国蚕桑产业的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蚕沙的有机物含量占83%~90%,灰分占10%~15%,含氮量为2%~4%,从理论上计算,100kg干蚕沙的肥效相当于14kg硫酸铵、6kg过磷酸钙及5kg硫酸钾,是一种养分全面的有机肥料。蚕沙通过好氧堆肥发酵可以产生60℃以上的高温,能有效杀灭病原物并达到快速腐熟的目的。所以,蚕沙堆肥是解决蚕沙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
目前,蚕沙堆肥主要有企业集中回收处理和农户简易静态堆沤发酵两种模式。利用大型好氧动态发酵装置可以对集中回收的蚕沙工厂化处理,但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养蚕农户分散,蚕沙量大面广,回收困难。二是蚕沙处理不及时易产生臭气和污水,造成环境污染。三是企业加工处理能力有限,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简易静态堆沤发酵处理模式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大多数蚕沙池建设不科学,蚕沙发酵不完全,难以保证病原灭活和肥料的均匀完全熟化,施用后有传播病原和烧苗风险;二是装运蚕沙的工具主要是蚕匾,除沙操作不便,且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病原污染;三是蚕沙池建造规格不统一,难以实现蚕沙堆肥技术可控化和标准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技术成熟,适合养蚕农户进行蚕沙无害化处理的好氧静态堆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堆肥机械而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蚕沙好氧静态堆肥装置,包括箱体系统、防雨系统和脚轮。箱体系统是一个透气式立方体或长方体,箱体上方是防雨系统,下方是脚轮。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箱体,其中底板和前侧板为栅栏状透气板。底板四侧均有沿板面向外延伸的凸耳,并且这四侧的凸耳分别相适应地滑插在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下部所开设的槽口里,前侧板、后侧板底部两侧均有1个固定环,左侧板、右侧板上端两侧也各有1个固定环,箱体通过各相邻侧板上端和底部的固定环插入固定杆进行固定。
防雨系统包括雨布和支撑杆。左侧板、右侧板外面上端两侧各有1个向斜上方突起的插 槽,雨布各顶角均有1个金属插孔,支撑杆底端和顶端相适配地连接插槽和金属插孔。
脚轮固定在箱体底板各顶角处,用来移动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箱体移动灵活,便于蚕沙装运,避免了蚕沙收集、转运等环节造成的病原污染;
2、透气式箱体提供良好通气条件,可实现好氧静态发酵,病原灭活彻底,蚕沙熟化完全;
3、无需室内放置或搭建遮雨棚,节省成本;
4、可拆卸式结构便于运输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右侧面正视图;
图4为图1中后侧面正视图;
图5为图1中底板面正视图。
图中:1.箱体系统,2.防雨系统,3.脚轮,11.底板,12.前侧板,13.后侧板,14.左侧板,15.右侧板,16.凸耳,17.槽口,18.固定杆,19.固定环,21.雨布,22.金属插孔,23.支撑杆,24.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5。一种可拆卸式蚕沙好氧静态堆肥装置,其包括箱体系统1、防雨系统2和脚轮3;箱体系统1是一个透气式立方体或长方体,箱体1上方是防雨系统2,下方是脚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3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