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温头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4915.4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9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黄芝慧;王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温头管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在空调器上的感温头管夹。
背景技术
截止目前空调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空气调节设备已经深入人心,及主要功能就是对一特定密闭空间内部的空气进行相关的温度和湿度调节.目前定频空调中都是通过树脂感温头来检测室内环境温度,主芯片CPU处理器根据该温度与用户设定的温度进行比对和判别来决定压缩机的开启和关断,从而准确的控制室内密闭空间的温度.此室内环境温度检测感温探头需要有效的安装在室内机上才能实现上述目的.而针对变频空调而言,其采用内外双芯片CPU处理器处理系统,不但需要检测室内环境温度,还需要检测室外环境,结合室内外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经过复杂的演算比较得出压缩机最合理的运行频率来.现有一种比较成功的实施范例就是,一种小巧低成本的塑料感温支架,其表面设有夹持卡扣装置来夹持感温头,下部设有圆形卡扣和支撑架两部分.圆形卡扣可以有效的抓扣在冷凝器或者蒸发器的长U管上.支撑架可以有效插入依附在长U管上的翅片.如图1所示.其弊端有二:1.因目前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长U管因管径大小不同,蒸发器的长U管只有Φ7一种管径,而冷凝器长U管却存在Φ9.52、Φ7和Φ5三种管径,已有技术只能适用于单独的一种型号管径,无法达到蒸发器和冷凝器上不同管径的长U管一律通用,通用标准化太差,造成已有模具浪费和采购物料增多,无疑增大仓库管理成本和提高生产出错率.而且同一类型的多种物料使用就会降低同一类型中某一物料单位采购量的减少,削减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议价权.2.随着国内国际电气双重绝缘标准的出台,需要对感温头引出线增加一层新的热缩套管以满足双重绝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不能适用于加粗的感温头引出线,造成引出线安装困难,生产线效率低下,增加生产工艺成本.如果强行野蛮操作势必造成外层绝缘层的破裂,影响产品品质和绝缘要求.
专利申请201010259008.1公开的一种感温管的固定装置,该感温管能牢固地固定在冰箱蒸发器等部件的管体上且不易脱落,但结构过于复杂且成本高昂。实用新型200720124452.6公开的一种空调压缩机排气温控器固定装置,其适用范围仅在于光身的管径,而无法借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布满散热翅片的长U管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多种不同管径的、紧固牢靠、成本低廉、安装简单的感温头管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感温头管夹,包括引出线夹持部、隔热层和夹持管脚,所述引出线夹持部包括夹持上板和基座,所述基座一端设有收纳孔,另一端为喇叭状入口,在收纳孔与入口间为弧形过渡面;所述隔热层连接基座,一对夹持管脚设置在隔热层规下方。
所述夹持管脚包括支撑部和U管夹持部,所述U管夹持部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直径不等的连续的圆弧开孔。
所述支撑部是矩形的开口槽。
所述支撑部设有圆形开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廉、安装接插迅速、抓靠牢固、通用性强、提高准确感温等优点,为CPU精确采集室内外环境温度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感温头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感温头管夹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温头管夹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感温头管夹主视图;
图5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感温头管夹的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现有的感温头管夹包括引出线夹持部分11、隔热层12和安装层13,其中安装层13有U管夹持部131和支撑部132,但是,安装层的U管夹持部131只有一种管径的型号,不能同时兼容满足现有管径Φ5/Φ7/Φ9.52的U管三种管径的夹持要求。同一款感温支架不能兼容三种管径,势必要新增三种不同的感温支架来满足Φ5、Φ7、Φ9.52的U管夹持要求,这样做法就是通用标准化太差,造成已有模具浪费和采购物料增多,无疑增大仓库管理成本和提高生产出错率.而且同一类型的多种物料使用,就会降低同一类型中某一物料单位采购量的减少,削减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议价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4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仪一体机载综合急救系统
- 下一篇:曝光装置、曝光方法、以及组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