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全自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5546.0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席建厂;张旭;马玉琴;赵宏民;刘晓洪;刘楠;夏赞丰;王俊锋;盛涛;李天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全自动 压缩空气 泡沫 灭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消防装备灭火需要用大量的水,灭火效率低下,所以现代消防对消防装备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迫切需要灭火效率高、用水量少、能大大缩短灭火时间的消防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全自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以克服现有消防装备用水量大、灭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集成式全自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包括箱体、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供水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泡沫供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泡沫喷射系统;
所述泡沫喷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泡沫两用水炮出口、至少一个水泡沫两用水枪出口、与泡沫喷射系统出口数量一致的多个水泡沫气混合器;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与泡沫喷射系统相通的供水管路、分别向供水管路供水的水泵和真空引水泵、向水泵和真空引水泵分别提供动力的变速箱;
所述泡沫供应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A类泡沫供应系统和B类泡沫供应系统,所述A类泡沫供应系统包括A类泡沫源、泡沫泵和水泡沫混合器,所述B类泡沫供应系统包括B类泡沫源和水泡沫混合器;
所述压缩空气系统包括由变速箱提供动力的空气压缩机、设置在空气压缩机进气口的压力调节装置、连通空气压缩机和泡沫喷射系统的供气管路、设置在供气管路上的分离器、用于冷却供气管路中空气的储油罐;
所述水泡沫气混合器的入口与供液管路和供气管路相通,所述水泡沫气混合器的出口与相应的泡沫喷射系统出口相通。
上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空气进气阀、压力手动调节阀、压力自动调节阀、用于切换压力手动调节阀和压力自动调节阀的自动/手动切换开关,所述压力动调节阀通过泵出口水压管线敏感供水管线中的水压。
上述压缩空气系统还包括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用于将储油罐中的机油提供给空气压缩机作润滑用。
上述控制系统和水泵入口设置在箱体的其中一个侧面板上,所述泡沫喷射系统的出口分别设置在其余的侧面板上,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设置在与控制系统相对的侧面板上。
上述控制系统包括与空气压缩机相通的供气管路,用于驱动控制系统的气动阀门和外接气动工具的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各部分高度集成于一体,模块化安装,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功能多、通用性好、拆装简单,且便于运输更换的特点,全套设备适用于移动和固定两种消防系统。
2、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需要切换A、B类泡沫,适用于由木材、塑料和橡胶产生的A类火灾和可燃性的液体和气体产生的B类火灾,适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闭环PID调节系统对泡沫添加量进行精确控制,在系统流量测量上采用了多参数修正的方法,在设计中对系统的智能性和安全性也进行了充分考虑。对压缩机油温、泡沫箱液位等进行实时检测,在超过预设点时进行报警和紧急处理,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系统采用简便易用的“触摸屏”菜单方式进行人机对话,在实际工作时,采用了“一键操作”,只需要消防战士进行最简单和直接的操作便可进行灭火工作。
4、本实用新型使水通过消防水泵加压输送时在消防水泵出口的压力水管路上用泡沫计量泵按设定的比例加入泡沫原液,二者的混合液与相同压力的压缩空气按比例进入气液混合器中,形成比重很小的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液,通过水带输送到火灾现场,由于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液比重小,体积大,隔热效果好,所以灭火强度大、灭火效率高,节省了大量清水,并且使火灾现场未损坏的财物不被水泡造成二次损失。
5、本实用新型输水距离远、高度高,适用于高层建筑灭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5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