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除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5860.9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佰忠 |
主分类号: | E01H5/10 | 分类号: | E01H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海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冰车,特别是一种道路除冰车。
背景技术
随着民用飞行器的发展,飞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飞机的运行安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飞机的安全运行一方面来自与飞机机体本身的安全,另一方面来自机场的安全,飞机在起落时都要经过跑道,跑道对一个飞机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在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由于天气寒冷,大多会产生机场跑道结冰的现象,将跑道上的冰快速、彻底的去除,是保证飞机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现有技术中,对飞机跑道的除冰器械效率较低、去除不够彻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飞机跑道的除冰器械效率较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道路除冰车,其采用高温高压的蒸汽进行除冰,除冰快速、彻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除冰车,除冰车包括车体、蒸汽发生器和蒸汽融冰装置,车体内固定装有水箱,蒸汽发生器与水箱连通,蒸汽融冰装置安装在车体底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由蒸汽融冰装置喷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车体底部设有真空泵,真空泵与水箱连通。
所述的车体内还设有杂质过滤装置,真空泵抽取的水经杂质过滤装置过滤后流入水箱。
所述的车体内设有发电机,发电机给除冰车其他装置供电。
所述的车体底部安装有风干排气口,车体尾气和发电机产生的尾气由排气口排出。
所述的蒸汽发生器采用纳米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蒸汽进行除冰,除冰速度快,效率高,且可以对路面的冰融化后产生的水进行收集,同时,对除冰后的路面进行烘干,保证除冰更加彻底。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蒸汽融冰装置,3-蒸汽发生器,4-水箱,5-真空泵,6-杂质过滤装置,7-发电机,8-风干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本实用新型中的主体为一个车体1,车体1为特殊设计的车体或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车体进行改装,车体1对其他部件起到支撑作用。车体1内设有水箱4,用于盛放水,车体1底部安装有蒸汽融冰装置2,本实施例中,蒸汽融冰装置2为蒸汽喷嘴,其设置在车体1底部前端位置处,开口朝下,通过蒸汽融冰装置2喷出的蒸汽对道路上的冰雪进行除冰处理。本实用新型中,在车体1内安装有蒸汽发生器3,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3采用纳米加热管,蒸汽发生器3从水箱4内抽取水后,在蒸汽发生器3内加热生成蒸汽,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传输给蒸汽融冰装置2,由蒸汽融冰装置2喷出。本实施例中,在车体1底部还安装有真空泵5,真空泵5设置在蒸汽融冰装置2后方,蒸汽融冰装置2融化路面冰雪产生的积水,可由真空泵5吸走,保持路面干燥,本实施例中,车体1内还设有杂质过滤装置6,真空泵5吸取的路面的水经过杂质过滤装置6过滤后,流入水箱4内进行存储,达到水的循环利用,且有助于路面的快速干燥。本实施例中,车体1内设有发电机7,发电机7用于给蒸汽融冰装置2、蒸汽发生器3和真空泵5的供电,本实施例中,在车体1底部后端还安装有风干排气口8,风干排气口8朝向地面,发电机7和车体1产生的尾气可通过风干排气口8排向地面,对地面进行进一步热风干。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蒸汽发生器3将水箱4中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水蒸气由蒸汽融冰装置2处喷出,对路面的冰雪进行高温蒸汽除冰,路面冰雪融化后的水被真空泵5吸走,然后经过杂质过滤装置6滤除杂质后流入水箱4内,对水进行循环利用,然后,再过风干排气口8对路面进行热风干,保证除冰更加彻底。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飞机场跑道进行除冰,也可以用于普通的道路除冰。
本实用新型采用蒸汽进行除冰,除冰速度快,效率高,且可以对路面的冰融化后产生的水进行收集,同时,对除冰后的路面进行烘干,保证除冰更加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佰忠,未经王佰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5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