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平轴瓦成形凹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7776.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坤;何先军;李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比贝克飞虹汽车零部件(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29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轴瓦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轴瓦成形加工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平轴瓦成形凹模。
背景技术
轴瓦成形工序是轴瓦加工的关键工序,它要求成形后的轴瓦钢背面贴合度必须在85%以上,从而保证轴瓦使用时与座孔紧密贴合,达到承载和传热作用。传统的平轴瓦成形凹模是采用合金钢材料(如Cr12等)整体制造并经淬火处理而成,这种模具一般成形加工轴瓦3~4万片轴瓦后内圆就会磨损,导致轴瓦成形质量(轴瓦钢背面贴合度)达不到要求,因此,这种模具需经常修复和更换。经检索,尚未发现有新型的平轴瓦成形凹模申请专利,同时,由于合金钢受淬火深度影响,多次修复后硬度降低,导致耐磨性越来越差,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平轴瓦成形凹模,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轴瓦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产品钢背面贴合度好、产品质量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平轴瓦成形凹模,包括凹模体和凹模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体的材质为优质碳素钢,所述凹模内衬的材质为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凹模内衬与优质碳素钢凹模体经粘接固定在一起,且凹模体与凹模内衬为过盈配合。
所述凹模体的材质具体为优质碳素钢45#。
所述凹模内衬的材质为硬质合金YG8。
所述凹模内衬的内圆表面粗糙度为Ra0.2~0.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结构,用于轴瓦成形的凹模内衬采用硬质合金制造,大大增强了模具的耐磨性,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是普通成形凹模的50倍);同时,由于凹模内衬采用硬质合金制造,模具多次修复后不会降低耐磨性。
2、本实用新型由于耐磨性好,生产的产品钢背面贴合度好(大于95%),产品质量可靠。
3、本实用新型由于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因此,模具不会经常更换,生产效率高、轴瓦生产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由于是组合结构,凹模体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批量生产和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凹模体的示意图;
图3是凹模内衬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凹模体、2-凹模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平轴瓦成形凹模,包括凹模体和凹模内衬,所述凹模体的材质为优质碳素钢,所述凹模内衬的材质为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凹模内衬与优质碳素钢凹模体经粘接固定在一起,且凹模体与凹模内衬为过盈配合。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为:
图2是凹模体的示意图,凹模体采用优质碳素钢45#制造,图3是凹模内衬的示意图,凹模内衬采用硬质合金YG8制造,内圆表面粗糙度为Ra0.2~0.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硬质合金凹模内衬与优质碳素钢凹模体采用粘接剂TE-28011并用过盈配合将其牢固地组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轴瓦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产品钢背面贴合度好、产品质量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比贝克飞虹汽车零部件(四川)有限公司,未经恩比贝克飞虹汽车零部件(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7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弯箍机水平矫直装置
- 下一篇:曲轴止推轴承拉油槽落料复合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