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组合式内连接移动矿用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9039.4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锋;黄靖龙;何宽芳;黄筱军;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组合式 连接 移动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内连接移动矿用救生舱。
背景技术
我国中小型煤矿数量多,规模较小,巷道较狭窄,作业人员数量不多,且分布相对较分散,技术装备落后,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与世界先进产煤国相比,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1%,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了79%。
中小型煤矿灾害的主要类型为瓦斯和煤尘爆炸、火灾、透水事故。我国煤矿的年瓦斯涌出量超过100亿m3。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占49.8%,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7.4%;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3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27%。在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我国煤矿尤其是瓦斯严重的矿井容易发生灾害事故。通过对我国煤矿发生的大量灾害事故进行系统分析看出,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事故类型。瓦斯事故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最大,2005年,瓦斯事故起数占12.13%,死亡人数占36.5%;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59%;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69%;建国以来发生的22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20起为瓦斯煤尘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91%和94%。因此,瓦斯灾害事故防治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防护重点。
煤矿水灾害是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害之一,灾难性突水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即隐伏导水陷落柱造成的底板高压水突入和废弃关闭的小煤矿导通老空积水或地表水溃入,近年来突水发生的频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突水灾害的突发性强,人身伤亡较大,井下移动式救生舱的建设对降低水害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组合式内连接移动矿用救生舱,其安装灵活、容量可控,舱体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功能全面,可抵御井下高温及矿内有害气体的侵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由过渡舱、回风舱、生存舱、电控舱、逃生舱和设备舱组成,所述舱体由高强度钢板外壁、隔热层、不锈钢板内壁构成,舱体之间采用螺栓内连接,舱体底部装有滑橇装置。
所述舱体之间还设有密封舱门,保证每一个舱体都能形成独立的救生舱,当某个舱体失效后,人员可以转移到相邻舱体。
所述高强度钢板外壁带有加强筋,进一步加强了舱体防冲击和振动的能力,保障了舱内人员的安全。
所述过渡舱的前端设有朝外开启的防爆门,过渡舱入门处设有气体吹淋装置。气体吹淋装置用于吹除人体衣服及设备上的尘埃和防止有毒气体的进入。
所述过渡舱还设有马桶,为舱内人员提供代谢场所。
所述回风舱内一侧设有座椅,座椅对面设置有单向泄压阀,回风舱顶部设有回风管道。单向泄压阀在舱体内压力过高时进行泄压,回风管道用以引导舱内冷却空气的流向,使舱内温度趋于均匀。
所述电控舱和逃生舱内一侧设有座椅,座椅对面设有气体检测控制箱、氧气供应自控箱、增压自控箱、空气净化处理机、蓄电池,逃生舱的座椅侧设有圆形逃生舱和观察窗,电控舱内在圆形逃生门侧装有两个监控孔,其通过手动阀门与舱外气体检测系统连接。所述生存舱内一侧设有座椅及通讯设备,座椅对面设有氧气瓶,氧气瓶由氧气供应自控箱控制,用于自动调节舱内氧气浓度,用于自动调节舱内氧气浓度。
所述座椅为半开放式的箱式座椅。
所述设备舱内部设有冰柜,设备舱尾部外部设有空压机、防爆馈电开关、综合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分体式结构,各舱体之间采用螺栓内连接,从而使得该机构更为紧凑,即使在狭小的矿井下也能很好的实现装配,且装配简单。
2、外壁采用高强度平面钢板并带有加强筋,提高了其防冲击和振动的能力。
3、舱体底部采用滑撬式结构,可随采掘工程而移动。
4、各舱体之间设有密封舱门,可保证每一个舱体都能形成独立的救生舱。
5、舱内设有蓄电池、环境监测系统、舱内外气体参数监测及通讯系统、照明系统、供氧系统、舱体增压自动控制系统、过渡舱空气喷淋吹洗系统、空气调节系统、排泄物处理系统、生存保障系统等多方面设施为舱内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应急避险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各舱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生存舱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9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水轮发电机径向推力轴承
- 下一篇:一种冰箱门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