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细胞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9142.9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珂;李梦周;潘丽娟;阮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4 | 分类号: | A61M1/3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细胞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一种白细胞过滤装置。
技术背景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部分患者外周血表现为白细胞极度增高,可产生白细胞瘀滞症、呼吸窘迫、颅内出血等,这不仅会增加早期死亡率,也增加髓外白血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因此当血液中白细胞数>100×109/L时,应紧急处理降低白细胞。
传统清除过高白细胞有两种方式:
一、化疗和使用血细胞分离机
化疗可造成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恶心呕吐,全血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等并发症,花费大,存在相关死亡率。
二、血细胞分离机
费用较昂贵,有一定的红细胞、血小板及其它有用血液成份的损失,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白细胞过滤装置,该装置是基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直径大小不同而设计的,人体外周血中白细胞直径约为10~20微米,红细胞直径约为6~9微米,血小板直径约为2~4微米。该装置用血泵通过采血穿刺针抽取病人的血液,通过血泵加压后送入过滤器内,在过滤器内安装有过滤网,考虑到血液的粘滞特性,将过滤网的孔径控制在12~15微米范围,在保证红细胞和血小板顺利通过的同时可以把大部分白细胞过滤掉,然后再通过回送穿刺针把过滤后的血液输入病人体内。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细胞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采血穿刺针、输送软管、控制器、血泵、采血阀、采血口、排气阀、排气口、过滤器、过滤器进口、过滤器出口、过滤器排气口、工作阀和回送穿刺针;采血穿刺针通过血液输送软管与血泵的进口联接,血泵由控制器控制开启,血泵的出口通过血液输送软管与过滤器进口联接,在血泵与过滤器之间的血液输送软管上联接有一个旁路采血阀,采血阀上设置有采血口,过滤器出口通过血液输送软管与工作阀联接,工作阀再通过血液输送软管与回送穿刺针联接,在过滤器排气口端联接有排气阀,排气阀上设置有排气口。
上述过滤器除设置有过滤器进口、过滤器出口和过滤器排气口外,在过滤器内还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设在过滤器进口之上和过滤器出口之下,过滤器外壳由透明医用塑料制作而成。
过滤器内的过滤网由厚度是50微米以下的不锈钢薄板制作而成,过滤网上均匀分布有致密的过滤孔,该过滤孔的孔径控制在12~15微米之间。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白细胞直径较大,通过过滤器可以快速有效的过滤掉白细胞,具有临床意义和使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一体免疫反应的发生,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预防输血相关的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减少输血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减少输血引起的免疫功能异常,减少血小板的用量,减少HLA相合血小板的使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不损失有用的血液成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采血穿刺针;2-输送软管;3-控制器;4-血泵;5-采血阀;6-采血口;7-排气阀;8-排气口;9-过滤器;10-过滤器进口;11-过滤器出口;12-工作阀;13-回送穿刺针;14-过滤网;15-过滤器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白细胞过滤装置。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包括采血穿刺针1、输送软管2、控制器3、血泵4、采血阀5、采血口6、排气阀7、排气口8、过滤器9、过滤器进口10、过滤器出口11、过滤器排气口15、工作阀12和回送穿刺针13。
采血穿刺针1通过血液输送软管2与血泵4的进口联接,血泵4由控制器3控制开启,血泵4的出口通过血液输送软管2与过滤器进口10联接,在血泵4与过滤器9之间的血液输送软管2上联接有一个旁路采血阀5,采血阀5上设置有采血口6,过滤器出口11通过血液输送软管2与工作阀12联接,工作阀12再通过血液输送软管2与回送穿刺针13联接,在过滤器排气口15端联接有排气阀7,排气阀7上设置有排气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9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眼镜
- 下一篇:一种双向金属密封结构的环形密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