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0178.9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7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邓腾彬;肖马辉;黄海明;武剑辉;黄晓明;景国新;陈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E05B65/14;E0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件 运输 车辆 电子 封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快件运输车辆上的电子封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量逐步加大,同时货物的价值也在增加。目前传统的快件运输车辆施封锁已经不能满足快件运输的对货物安全监管的需要。现有的施封锁方式具有以下不足:首先,施封、破封、保管、登记等均为手工作业,差错率高;其次,检查封锁只能由货运人员或货运检查人员逐车、逐个现场检查,作业效率低下;最后,只能人工检查,无法实现检查的自动化、现代化,管理手段落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和实用性高的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包括锁体和设置在锁体上的活动锁杆,所述的锁体里设置有自锁式电磁锁芯,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锁芯控制活动锁杆上锁或者解锁,自锁式电磁锁芯与自锁式控制电 路连接,所述的自锁式控制电路与电子开锁器连接。
所述的自锁式控制电路包括对外接口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单片机、驱动电路、E2PROM存储器,所述的对外接口电路与电子开锁器上的接口电路连接,单片机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驱动电路和E2PROM存储器连接,电源管理电路与对外接口电路和E2PROM存储器连接,驱动电路与自锁式电磁锁芯连接。
所述的电子开锁器包括有密码及人员信息输入模块和对外接口电路。
所述的对外接口电路包括有电源线和数据通信总线
所述的电子开锁器为手持式电子开锁器。
本实用新型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通过电子开锁器与设置在锁体里的自锁式控制电路和自锁式电磁锁芯的配合使用,实现上锁和解锁。上锁和解锁都需要进行电子信息的读取,有效地提高了快件运输车辆中的货物的安全性,施封、破封、保管、登记等作业实现电子化管理,差错率低;检查封锁时可以通过货运人员或货运检查人员手持的电子开锁器进行整体的检查,作业效率高;实现检查的自动化、现代化。
本实用新型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半无源工作方式,可免维护。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在锁定状态时无需电源供电,仅在开关封锁时通过对外接口获取电源;
2.可循环使用,降低成本。电子封锁装置由不锈钢锁体和锁杆组成,结构牢固,可以循环使用;
3.防护能力强。采用128位鉴权认证密码,无法破解,保证封锁极高的可靠性;
4.自动记录开关锁时间、位置等信息。通过手持式电子开锁器即可读取封锁装置内的相关信息,无需人工记录,降低人为产生的错误;
5.防风雨、防盐雾、防震设计,专门针对室外恶劣环境设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的原理方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的电子开锁器的原理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件运输车辆电子封锁装置,包括锁体1和设置在锁体1上的活动锁杆2,所述的锁体1里设置有自锁式电磁锁芯,所述的自锁式电磁锁芯控制活动锁杆2上锁或者解锁,自锁式电磁锁芯与自锁式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自锁式控制电路与电子开锁器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自锁式控制电路包括对外接口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单片机、驱动电路、E2PROM存储器,所述的对外接口电路与电子开锁器上的接口电路连接,单片机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驱动电路和E2PROM存储器连接,电源管理电路与对外接口电路和E2PROM存储器连接,驱动 电路与自锁式电磁锁芯连接。所述的对外接口电路包括有电源线和数据通信总线
如图3所示,所述的电子开锁器包括有密码及人员信息输入模块和对外接口电路。
所述的电子开锁器为手持式电子开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经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运动滑块用驱动带夹
- 下一篇:凸轮式两轮摩托、电动车停放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