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气机构和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0226.4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久正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气机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抽掉模具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的抽气机构以及包括该抽气机构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利用模具进行铸造的过程中,为了使得铸造出来的产品中形成有腔体,一般需要利用树脂砂填充在模具中的适当位置,以使得形成的产品的相对应位置具有腔体,由于在铸造过程中,模具中的温度很高,而树脂砂芯遇到高温则会挥发出大量的气体,且在某些特殊部位上,树脂砂的发气量较大。
现有技术中,在模具上也设有排气塞等配件用于模具的排气,即将模具中树脂砂产生的气体排出铸造型腔外,但是,单纯依靠排气塞是不能实现彻底排气的,不仅不能及时将模具中的气体排出,且排气后,依然会有大部分气体残留在模具中,从而使得模具铸造出来的产品的缺陷较多,增加产品的次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抽气机构,在利用模具进行铸造的过程中,该抽气机构可以及时、彻底抽出模具内的气体,减少模具铸造的产品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抽气机构,用于排出模具内部于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抽气机构包括连通模具内部的接气管以及连通所述接气管且可与外部气泵设备连通的通气管,所述接气管朝所述通气管与外部气泵设备连接的一端倾斜连接于所述通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上设有连通其内部的气孔,所述接气管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通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接气管中具有连通所述气孔的第一通道,所述通气管中具有可供外部气泵设备产生的高压气体流通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外形呈直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接气管另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通气管。
进一步地,包括数个所述接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与外部气泵设备连接的一端设有可与外部连接气泵设备配合的第一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接气管一端设有可与所述气孔配合的第二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成型设备,成型设备,其包括模具以及上述的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呈悬浮状连接于所述模具。
或者,所述抽气机构嵌设于所述模具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接气管连通模具内部,这样,模具内部的气体可以经由接气管流出,通气管可以和外部气泵设备连通,这样,外部气泵设备产生的高压气体可以流经通气管,从而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通气管内形成负压,其通气管和接气管连通,故在通气管中负压的作用下,模具内部的气体则会经由接气管流至通气管,进而排出外部,其不仅可以及时排出模具内的气体,且较为彻底的排出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抽气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接气管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抽气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抽气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抽气机构,用于排出模具内部于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述抽气机构包括连通模具内部的接气管以及连通所述接气管且可与外部气泵设备连通的通气管,所述接气管朝所述通气管与外部气泵设备连接的一端倾斜连接于所述通气管。
在外部气泵设备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抽气机构可以较为及时、彻底的排出模具内部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在利用模具进行铸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利用模具进行铝合金低压铸造及重力铸造的过程中,为了使得铸造出来的产品中形成有腔体,一般需要利用树脂砂填充在模具中的适当位置,以使得形成的产品的相对应位置具有腔体,例如,汽车发动机缸盖铸造模具、摩托车发动机缸盖铝合金模具等模具。由于在铸造过程中,模具中的温度很高,而树脂砂芯遇到高温则会挥发出大量的气体,且在某些特殊部位上,树脂砂的发气量较大,这样,为了可以将模具中的气体排出,模具上的一些部位设有连通模具内部的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久正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久正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感应电动机的转子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池和运行电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