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眩光的新型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0348.3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2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嗣辉;周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其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3/1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新型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体来说,是一种防眩光的新型LED灯。
背景技术
LED光源区别与传统的电光源,LED光源在三维空间内的光强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传统的LED灯其指向性强,在进行照射的时候,光一般不会直接进入周围人的眼镜,也就是不易发生眩目情形。但是,当LED照明光源对室内整体范围内照射的时候,指向性强的光与指向性弱的光同时存在,观察感到眩目的几率将会变大。所谓的眩目,是一种难以看清对象或感到晃眼和不舒适的状态。现有的LED灯一般采取吸收光的形式、牺牲了LED照明效果的方式实现防眩光。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眩光的新型LED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的新型LED灯,包括散热基座、反射罩、透光罩、电路板和LED灯珠,LED灯珠设置在电路板上,所述的散热基座后侧布设有若干散热翼片,其所述的透光罩与散热基座前侧相扣接,反射罩设置在散热基座和透光罩之间,沿透光罩罩口的侧面设有一环遮光圈,反射罩的罩口与遮光圈相对。
上述防眩光的新型LED灯,所述的透光罩呈圆弧形。
上述防眩光的新型LED灯,所述的反射罩呈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反射罩形成锥形腔能更好的集中LED光线形成反射的光线,达到照明效果好的目的。透光罩侧面的光线对眩光的影响较大,故在透光罩侧面设的遮光板,是为了避免一些散射的光从侧面射出,对人产生眩光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及照明效果好,避免眩光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其实用新型实质,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为散热基座,2为反射罩,3为透光罩,31为遮光圈,4为电路板,5为LED灯珠,6为散热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防眩光的新型LED灯,包括散热基座1、反射罩2、透光罩3、电路板4和LED灯珠5,LED灯珠5设置在电路板4上,散热基座1后侧布设有若干散热翼片6,透光罩3与散热基座1前侧相扣接,反射罩2设置在散热基座1和透光罩3之间,沿透光罩3罩口的侧面设有一环遮光圈31,反射罩2的罩口与遮光圈31相对;透光罩3呈圆弧形;反射罩2呈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从LED灯珠4散射出的光线经反射罩2的反射,集中光线的方向统一从透光罩3射出,为避免产生眩光现象,在透光罩3的侧表面还设有遮光圈31,避免光线从侧面射出,抑制眩光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其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其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