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的接合结构以及钠硫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0669.3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梶田雅晴;辻雄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0 | 分类号: | H01M2/00;H01M2/08;H01M10/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名***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质 绝缘 接合 结构 以及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钠硫电池(以下称为Nas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的接合结构以及钠硫电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β-氧化铝制的固体电解质管和α-氧化铝制的绝缘环的接合是采用玻璃的接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NaS电池是在300-350℃下工作的高温电池,由于工作、休止的反复进行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大,另外,随着电池的工作,作为活性物质的钠离子经由固体电解质管而移动,固体电解质管内部的活性物质容量增减。另外,基于由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固体电解质管、绝缘环的膨胀,收缩的差异的热应力,基于外力的机械应力容易施加于上述玻璃接合部。因此,现有的接合结构中,会有该玻璃接合部发生破裂或玻璃接合部破损的可能,而接合结构的可靠性有待提高。
另外,现有的接合结构中,固体电解质管只是在其外周面与绝缘环相接合。因此,两者的位置关系容易在绝缘环的轴向上偏离,制造时就不得不使用夹具来防止发生该偏离。因此,现有的接合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制造麻烦。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对热应力或机械应力接合可靠性高,并且制造容易的钠硫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的接合结构以及钠硫电池。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的接合结构,是钠硫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的接合结构,所述钠硫 电池是在绝缘环的内周面配置呈有底圆筒状的固体电解质管的开口端部,将所述绝缘环和所述固体电解质管之间采用玻璃进行接合的钠硫电池,所述接合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环的内周面形成第一对置面和第二对置面,其中,所述第一对置面是与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开口端部的外周面和开口端面相接近并相对置的L字状的面,所述第二对置面是具有比该第一对置面和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间隔更宽的间隔并与开口端部的外周面相对置的面,将这些第一对置面和第二对置面与所述固体电解质管进行接合,并且,所述绝缘环和所述固体电解质管在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轴向上的接合距离大于所述绝缘环和所述固体电解质管在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周方向上的接合距离。
在此,优选地,在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外周端缘设置第一倒角部,并在与该倒角部相对置的所述第一对置面的壁角部分设置第二倒角部。
另外,优选所述绝缘环的外径为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外径的1.1倍以上1.5倍以下。
另外,优选所述绝缘环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内径。
另外,优选接合用的所述玻璃到达所述固体电解质管的内周面。
另外,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钠硫电池具备上述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接合结构而构成。
实用新型效果
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的接合结构以及NaS电池,对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进行接合时,通过上述L字状的第一对置面,将固体电解质管在该轴向和周方向上进行定位。由此,不需要用于定位的夹具,从而制造变得容易。另外,在固体电解质管轴向上的绝缘环和固体电解质管的接合距离比在固体电解质管的圆周方向上的接合距离更长,因此玻璃接合时,在绝缘环上倒立而设置固体电解质管的状态下固体电解质管容易保持稳定,从而易于操作。另外,第二对置面和固体电解质管的间隔大于第一对置面和固体电解质管的间隔,因此能使该部分的玻璃接合壁厚变厚,从而能提高接合强度。在此基础上,玻璃接合部的整体呈L字状,因此能够耐于来自各方向的外力,并能提高对于热应力、机械应力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固体电解质管和绝缘环的接合结构的NaS电池的剖视图。
图2是上述接合结构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是上述接合结构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是上述接合结构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
1 NaS电池
3 固体电解质管
6 绝缘环
10 玻璃
61 卡止部(第一对置面)
64 玻璃填充用切槽(第二对置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0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