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井复合射孔封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2138.8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桉;李刚强;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6 | 分类号: | E21B43/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秦中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复合 射孔封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油管传输复合射孔作业时用于对射孔层段中上部进行封挡的一种油气井复合射孔封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勘探开发领域中,复合射孔作为一种有效的射孔增产方法广泛应用于完井工程中,在射孔弹爆轰后形成穿深的基础上,结合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二次能量,对孔道冲击,消除压实带的影响并对地层作用产生多条微裂缝,使裂缝扩展延伸,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随着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的深入发展,低渗透、超低渗透以及难动用油藏相继得到开发,对复合射孔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复合射孔施工中,为获得对地层较长的压裂时间,充分利用高能气体产生的二次能量,必须利用对射孔层段中上部进行封挡封压的方法进行保压,维持很高的压力,实现对地层做功。
目前通常采用封隔器对射孔层段中上部进行封挡封压,该封挡封压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封隔器的承压能力有限,对胶筒的损伤严重,甚至频频发生卡井事故,给现场作业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目前对于射孔层段中上部封挡封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封隔器的设计和工艺流程的优化方面,而没有其它新型装置能够对射孔层段中上部进行封挡封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气井复合射孔封压装置,它在复合射孔作业时能够对射孔层段中上部进行有效封挡,且可避免卡井事故。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提供的油气井复合射孔封压装置包括与油管连接的芯轴、套装在芯轴上且与芯轴固连的上旋块组件、套装在芯轴上且可相对芯轴旋转的下旋块组件和固定在下旋块上的轨道销钉,其中上旋块组件包括上旋块、多个上叶板和上叶板弹簧,上旋块的侧壁具有多个轴向开口,上叶板位于上旋块侧壁的轴向开口中,上叶板弹簧位于上叶板与芯轴之间;下旋块组件包括下旋块、多个下叶板和下叶板弹簧,下旋块的侧壁具有多个轴向开口,下叶板位于下旋块侧壁的轴向开口中,下叶板弹簧位于下叶板与芯轴之间,轨道销钉插在芯轴的轨道槽中。
工作时封压装置的上端与油管连接,下端与射孔器的起爆装置连接。将封压装置下到井内预定位置,然后在井口通过油管转动并上提整体管串,使下旋块组件相对上旋块转动一定角度,让上叶板和下叶板沿周向相互错开,实现对射孔层段中上部环空的封挡。
本实用新型的封压装置操作简单、运输方便、封挡可靠,能快速有效地封挡射孔层段中上部环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芯轴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上旋块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图1中下旋块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图1中下叶板的横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加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封压装置由芯轴1、套装在芯轴上的上旋块组件2、套装在芯轴上的下旋块组件3和下旋块上的轨道销钉4组成。
参见图1、图2,芯轴1上的轨道凹槽11是“U”字形,位于芯轴的下半段表面,下旋块组件上的轨道销钉4插在该凹槽中。
参见图1、图3和,上旋块组件2固定在芯轴1的大端台阶处,它由上端盖21、上旋块22、上叶板23和上叶板弹簧24组成。上端盖21和上旋块22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它相当于上旋块的头部,上端盖21再通过连接销与芯轴1固连在一起,因此上旋块组件2可以随芯轴1一起运动。上旋块的侧壁开有多个轴向开口,上叶板23位于上旋块侧壁的轴向开口中,上叶板弹簧24位于位于上叶板23与芯轴1之间,上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外表面始终紧贴套管外壁。
参见图1、图4,下旋块组件3由下端盖31、下旋块32、下叶板33和下叶板弹簧34组成,下端盖31和下旋块32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它相当于下旋块的头部。下旋块组件3中的下端盖31、下旋块32、下叶板33和下叶板弹簧34的结构和相互间的连接关系与上旋块组件2相同。下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外表面也始终紧贴套管外壁。下旋块组件3是套装在心轴1上的,可以相对心轴1转动和轴向移动。由于下旋块组件3上的轨道销钉4插在芯轴的轨道凹槽中,所以下旋块组件3是沿着芯轴上的轨道凹槽11相对心轴1运动。
上旋块组件的上叶板和下旋块组件的下叶板最好沿周向均布。
通常情况下,上旋块组件的上叶板和下旋块组件的下叶板最少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2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