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2473.8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5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陈炎鑫;杨新华;陈冬英;周爱国;彭少华;欧阳红;赖兰萍;温祥;周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C3/34 | 分类号: | C25C3/34;C25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稀土金属 电解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应用于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法生产各类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属于火法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La、Ce、Pr、Nd等单一稀土金属及Pr-Nd、Nd-Fe、Dy-Fe、Gd-Fe等合金都是通过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工艺生产的,但在规模和产能上都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存在着能耗大、污染严重、机械化水平低、操作强度大以及电解不连续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槽型是:3KA~4KA圆型槽,寿命比较短,一般在半年左右;6KA~8KA电解槽,仍然是小电解槽模式,以人工加料和人工出炉方式为主;10KA电解槽,在南方、北方等地方已出现工业化生产,槽压一般在9~10伏,能耗比较大,在节能方面仍存在欠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其低能耗、产量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冷捣糊捣打层和石墨槽分别设置在内钢套的内部,承接坩埚设置在石墨槽的内部,保温层设置在内钢套与外钢套之间,阴极群和阳极群通过导电铜排分别与整流设备的负极、正极连接。
优选地,阴极群和阳极群分别包括至少两个阴极和至少两个阳极。
优选地,阳极为石墨,阴极为钨棒。
优选地,导电铜排包括阴极的导电铜排和阳极的导电铜排,阴极通过螺栓压接在阴极导电铜排的表面,阳极通过小盒卡具压接在阳极导电铜排的表面。
优选地,石墨槽的长度为1120~1150mm,宽度为380~420mm,高度为510~530mm。
优选地,石墨槽的长度为1130mm,宽度为400mm,高度为520mm。
优选地,阳极的长度为410~430mm,宽度为220~240mm,高度为95~105mm。
优选地,阳极的长度为420mm,宽度为230mm,高度为1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整流设备的直流电供给下,电流通过石墨阳极、钨阴极、以及熔盐熔体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在熔体中形成一个定向的电场力作用,稀土金属离子向阴极移动,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落入坩埚内。当金属汇集到一定程度时,用真空出炉设备,钛管伸入坩埚内,把金属抽到浇注模具中。氧离子与石墨阳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断消耗阳极。通过一定的速度向炉内增加稀土氧化物,金属不断析出,及时出炉、更换阳极,进而就可以连续地电解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电解电流电压12KA、8.2V,比同等生产水平的电解槽的能耗小得多,每生产一吨金属可以节约电耗2500kw·h。
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改进槽型的方式实现了节能,由于炉口减小、炉膛加深、自动连续给料、不停电出炉等,从而减少了炉口热量辐射、可进行低温电解、实现了半自动化连续不间断作业,从而达到低能耗、高产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的主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的左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稀土金属电解的电解槽的包括阴极群1、阳极群2、石墨槽3和承接坩埚、冷捣糊捣打层4、保温层5、导电铜排6、外钢套7、内钢套8、和小盒卡具9。
如图1所示,内钢套8里面是冷捣糊捣打层4、石墨槽3和坩埚,内钢套8与外钢套7之间是保温层5。
整流设备的负极、正极分别通过导电铜排6与阴极群1和阳极群2连接,阴极用螺栓压接在阴极导电铜排6的表面,阳极用小盒卡具9压接在阳极导电铜排6的表面。
由于现有石墨材料尺寸的限制,大型电解槽只能是由多块石墨板拼接而成,所以,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熔盐渗漏,而使用的这个材料就是冷捣糊。在筑炉时,使用筑炉工具,在内钢套与石墨槽之间边加冷捣糊边捣打结实,使得石墨板之间的缝隙足够小。冷捣糊属于炭素材料,在使用前是松散、颗粒状的,使用时可以捣打成块状,经过高温烘烤后,它会碳化,其硬度接近石墨板硬度。
炉台启动:
首先,用烘炉调压设备给硅碳棒供热,把炉体烘干48小时。
然后,用三相交流打弧机的三根打弧棒与放置于炉底的短接碳棒起弧升温,同时往炉内添加熔盐,在48小时内达到电解温度和熔盐液面高度。
最后,按照设定高度把阴极插入熔盐内,开启整流设备,进行电解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未经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2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炉排气装置
- 下一篇:大电流母线接头接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