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2739.9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汤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1 | 分类号: | F16D13/71;F16D13/68;F16D13/5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2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合器的首要功用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在传动系中装设了离合器后,在发动机起动后,汽车起步之前,驾驶员先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逐渐接合,在离合器逐渐接合过程中,发动机所受阻力矩也逐渐增加,故应同时逐渐踩下加速踏板,即逐步增加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量,使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以上,不致熄火。由于离合器的接合紧密程度增大,发动机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的转矩便逐渐增加。到牵引力足以克服起步阻力时,汽车即从静止开始运动并逐步加速。
离合器的另一项功用是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稳。在汽车行使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使条件,传动系经常要换用不同档位工作。实现齿轮式变速器的换档,一般是拨动齿轮或其它挂档机构,使原用档位的某一齿轮副退出传动,再使另一档位的齿轮副进入工作。在换档前也必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中断动力传递,便于使原用档位的齿轮副脱开,同时有可能使新档位齿轮副的啮合部位的速度逐渐相等(同步),这样,进入啮合时的冲击可以大为减轻。
离合器的第三功用是防止传动系过载。当汽车进行紧急制动时,若没有离合器,则发动机将因和传动系刚性相连而急剧降低转速,因此其中传动件会产生很大的惯性力矩(数值可能大大超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所发出大最大转矩),对传动系造成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载荷,而是其机件损坏。有了离合器,便可依靠离合器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可能产生的相对运动以消除这一危险。
由于离合器上述三方面的功用,使离合器在汽车结构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早期的离合器结构尺寸大,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大,引起变速器换档困难,而且这种离合器在结合时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散热性差,操纵也不方便,平衡性能也欠佳。针对离合器盖与压盘连接,由于传统的凸台式连接方式、键式连接方式、销式连接方式存在传力处之间有间隙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矩容量大且较稳定,操纵轻便,平衡性好的离合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盖和压盘,所述压盘内设有减震盘,所述压盘上靠近离合器盖的一侧安装有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与离合器盖之间设有环形的支撑环。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摩擦片的数量为两片,在两片摩擦片之间安装有波形片。
波形片的使用可以使离合器的结合更加的柔顺,防止刚性结合对传动系产生冲击。并使离合器摩擦片与离合器压盘和发动机飞轮的偶合面完全结合,可靠的传递发动机扭矩。
进一步改进:减震盘远离离合器盖一端安装有摩擦片,另一端连接有减震盘盖,在减震盘与减震盘盖之间成环形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盘与减震盘盖的中心位置设有內花键毂套。
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器盖上与內花键毂套相应的位置安装有分离轴承卡箍和分离拉环,
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盘与內花键毂套之间设有外盘毂。
膜片弹簧具有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使得离合器的结构大为简化,质量减小,并显著得缩短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
另外,由于膜片弹簧与压盘以整个圆周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的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而且由于膜片弹簧具有上述的非线性弹性特性,故能在摩擦片磨损后,仍能可靠得传递发动机的转矩,而不产生滑磨。离合器分离时,使离合器踏板操纵轻便,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此外,因膜片弹簧是一种旋转对称零件,平衡性好,在高速下,其压紧力降低很少。
离合器接合时,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飞轮和压盘传给了摩擦片,带动摩擦片本体和与摩擦片本体铆接在一起的减震盘转动。摩擦片本体和减震盘又通过减震弹簧把转矩传给了外盘毂。因为有弹性环节的作用,所以传动系受的转动冲击可以在此得到缓和。传动系中的扭转震动会使外盘毂相对于摩擦片本体和减震盘来回转动,夹在它们之间的阻尼片靠摩擦消耗扭转震动的能量,将扭转震动衰减下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离合器的转矩容量大且较稳定,操纵轻便,平衡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27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