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智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3990.7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5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山;赵锡林;吴柏松;吴百龙;刘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俊山;赵锡林;吴柏松 |
主分类号: | H02H7/04 | 分类号: | H02H7/0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3006 辽宁省抚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短缺,节约能源的工作已成为全世界各国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我国为了节约能源不断推广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来更新和淘汰老旧的高耗能设备,使设备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
近几年,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许多节能的智能电网设备不断生产投入运行。但是智能电网的心脏—变压器智能控制器的生产,目前国内、外尚属空白。这样,不但造成了电能的大量浪费,而且影响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对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的多项参数实时在线监控,具备报警、保护功能的变压器智能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变压器、单片机、用于检测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变压器二次侧的电流传感器、用于控制变压器二次侧通断的开关、检测数据的收发装置,其结构要点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开关、收发装置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变压器油传感器,变压器油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检测变压器油箱内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能表,电能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能表采用双向计量电能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收发装置为无线收发装置和/或红外线收发装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采用断路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变压器的铁芯采用卷铁芯。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变压器的线圈采用紧凑线圈。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变压器、单片机、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开关、收发装置、变压器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同一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可以实时在线地检测出变压器的电流、电压参数。
(2)本实用新型单片机对输入的电流、电压参数进行处理,可计算出线路的功率因数、有功电量、无功电量、三相不平衡、谐波的数字量。
(3)当检测到的电流、电压参数值超过单片机设置的安全值(变压器运行规程的允许值)时,单片机控制开关断开,切断输出,保护变压器。
(4)通过本实用新型收发装置便于检测数据的输出和报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变压器、单片机、用于检测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变压器二次侧的电流传感器、用于控制变压器二次侧通断的开关、检测数据的收发装置,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开关、收发装置相连。
单片机对变压器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实时在线报警,对变压器运行中的故障(过负荷、短路等),根椐变压器运行规程要求进行处理,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变压器油传感器,变压器油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变压器油传感器可采用OTS系列变压器油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检测变压器油箱内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能表,电能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通过电能表可在现场直观显示出用电情况。电能表可采用能够双向计量的智能电能表。
所述收发装置为无线收发装置和/或红外线收发装置。采用无线收发装置和/或红外线收发装置,可实现远程无线传输和现场就地传输,可以把变压器的现场运行实际工况灵活、可靠、实时在线地传输到控制中心,确保智能电网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所述开关采用断路器。
所述变压器的铁芯采用卷铁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山;赵锡林;吴柏松,未经吴俊山;赵锡林;吴柏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3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