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棕果榨油机排渣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5155.7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杰;邓干然;曹建华;刘智强;李玉林;郑爽;公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棕 榨油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油棕果榨油机榨油排渣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油棕是一种重要热带油料作物,主要用于提取食用植物油和工业用油,油棕的果肉含油率46%-50%,果仁含油率50%-60%,单位面积产油量与其它油料作物对比,是花生的5倍,菜籽的10倍,大豆的12倍,故有“世界油王”之称。由于油棕果实中脂肪酶的活性很高,极易增加酸性,采收后24h内必须进行加工处理提取棕油,以防酸性增高降低品质。由于我国油棕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植规模小、分散范围广、集约程度低,现有的大型棕油加工生产线,设备、配套厂房等设施投资高昂,目前尚不适宜建立大型的棕油加工厂。
现有的大型油棕榨油机为双螺旋榨油机,生产效率在5000kg/h以上,机体庞大,消耗功率在几十千瓦以上,单台设备价格数十万元,需要建设厂房作为加工场地,总体投资高,不适合目前我国油棕种植规模小、加工规模小的作业要求。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的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021198.3,小型螺旋式油棕果榨油机,工作过程是将杀酵、捣碎后的油棕果经进料斗进入榨笼内,在榨轴推进螺纹的作用下向前推进,由于榨轴的轴径逐渐变大,使榨轴与榨笼所组成的空腔体积不断缩小以致产生的压力逐渐增大,将油脂从油棕果肉中榨出并从榨笼底部的出油孔中挤出至接油板上,同时保证油棕果核不被压碎,压榨后包含完整果核的残渣从榨轴末端的出渣口不断排出,完成榨油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出渣口的设计固定使得榨油过程中排渣不可控制,故对排渣速率、质量及榨渣残油率均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小型螺旋式油棕果榨油机排渣速率,从而降低榨渣残油率、提高出油效果的油棕果榨油机排渣控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油棕果榨油机排渣控制装置,包括锥形控制板和调节螺杆,所述的锥形控制板中央设有套在油棕果榨油机的榨轴上的通孔,锥形控制板与油棕果榨油机排渣口相对的一面为锥形面,锥形控制板上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调节孔后固定在油棕果榨油机排渣口一侧的机架上,调节螺杆在调节孔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螺母。
所述的锥形控制板的外周设有至少两个耳板,所述调节孔设置在耳板上。
还包括挡渣罩,所述的挡渣罩固定在油棕果榨油机排渣口一侧的机架上,挡渣罩罩设在锥形控制板的上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通过旋转调节螺杆上的调节螺母,可使锥形控制板沿榨轴轴向移动并定位,从而调节锥形控制板与油棕果榨油机出渣口之间的距离,锥形控制板的锥形面与出渣口相配合可控制出渣口的开口大小,从而影响出渣阻力的大小,控制榨油机排渣速率,使得油棕果在榨油机内充分压榨,降低榨渣残油率,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制造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维修、保养,适合油棕果榨油机排渣控制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油棕果榨油机排渣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棕果榨油机排渣控制装置,包括锥形控制板1和调节螺杆2,所述的锥形控制板1中央设有套在油棕果榨油机6的榨轴8上的通孔7,榨轴8与通孔7之间可相对转动,锥形控制板1不会影响榨轴8的正常运转。锥形控制板1与油棕果榨油机6的排渣口相对的一面为锥形面,锥形面与环行的排渣口的外圆的内边相配合。锥形控制板1上设有两个调节孔,优选方式是在锥形控制板1的外周设有两个耳板4,调节孔设置在耳板4上。所述调节螺杆2的一端穿过锥形控制板1的调节孔后固定在油棕果榨油机6排渣口一侧的机架上。调节螺杆2在调节孔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螺母3,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上的调节螺母3,可使锥形控制板1在沿榨轴8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挡渣罩5,所述的挡渣罩5固定在油棕果榨油机排渣口一侧的机架上,挡渣罩5罩设在锥形控制板1的上方,防止榨渣飞溅。
工作原理:油棕果榨油机6在榨油的时候,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上的调节螺母3,可使锥形控制板1沿榨轴8的轴向移动并定位,从而调节锥形控制板1与油棕果榨油机6的出渣口之间的距离,锥形控制板1的锥形面与出渣口相配合可控制出渣口的开口大小,从而影响出渣阻力的大小,控制油棕果榨油机6排渣速率,使得油棕果在榨油机内充分压榨,降低榨渣残油率,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率。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5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