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焓值法制冷量及制热量的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5588.2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瑞;陈曦;茅晓晨;孙健;吴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K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法制 制热 校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测量空调器性能的空气焓值法试验台制冷量及制热量进行校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房间型量热计法和空气焓值法。空气焓值法是通过对空调器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等参数的测量,来确定空调器的性能。空气焓值法具有工况稳定速度快、方法简单、装置价廉和节约能量等特点,并且空气焓值法还可以对空调器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器的性能测试和产品开发中。
目前,空气焓值法试验台的校准多采用对其所用到的不同测量系统中的每个测量量进行校准标定的方法来进行,如果每个测量量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则认为空气焓值法试验台合格。这些测量系统包括:温度测量系统、湿度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电参数测量系统等。以温度测量系统为例,其测量量又包括:室内侧空调器回风干球温度、室内侧空调器送风干球温度、喷嘴前干球温度等等。由于风量和湿球温度等参数的测量准确度影响因素较多,给空气焓值法试验台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测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使用者最关心的是空气焓值法试验台所测得的制冷量和制热量等性能参数准确与否,而不仅局限于系统各测量量的测量数,但是现有校准方法无法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整体性能的优劣进行评判。同时,各测量量的测量误差经过传递叠加后,也将直接影响空调器性能指标的最终测试结果,这些都给空气焓值法试验台的校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一种空气焓值法试验台制冷量的校验装置是采用一台经过权威机构测试过的标准空调样机,用其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进行比对。通过比较标准空调样机的制冷量与空气焓值法实际测量得到的制冷量来对空气焓值法台进行评判。但这种方法也有其明显的弊端,因为标准空调样机的实际运行性能还和其他很多因素有关(如安装是否规范,管道是否有泄漏等),并且这种标准空调样机成本很高,资质较难获得。
在空调器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中,空气焓值法已成为评价空调器性能优劣的重要手段,如何采取一套简便有效的方法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的制冷量及制热量进行评判校准已成为了广大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简单有效的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的制冷量及制热量进行校准判定的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标准空调样机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比对所存在的运行因素复杂、成本高等技术问题。该装置不仅能直接对空气焓值法所测量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校准,而且还能通过调节风速、水流量及水温,在多种工况下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进行制冷量及制热量的校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空气焓值法制冷量及制热量的校准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接的恒温水箱、风速可调的风机盘管和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在恒温水箱与风速可调的风机盘管的连接管路上,依次串接有水流量传感器、水泵、流量调节阀,在风速可调的风机盘管的入水口设有入水口温度传感器,在风速可调的风机盘管的出水口设有出水口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风机盘管的进出水温度。这些部件代替被测空调器构成了空气焓值法的制冷量及制热量校准系统。
风速可调的风机盘管设有压力计和温度取样器。
所述的恒温水箱的水温可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一般来说5oC-50oC可满足要求),恒温水箱具有保温功能,作用是向风机盘管入口提供温度恒定的水。
所述的风机盘管的风速可以通过档位调节,或通过无级变速调节等方式,这样通过改变风量可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进行不同风量下的性能校准。
控制系统回路的连接方式:所述的水流量传感器、入水口温度传感器和出水口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都接入空气焓值法试验台原有的数据采集系统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热量守恒的原理,把测量数目少,且测量数据更准确的参数所计算得到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作为标准参考值,从而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准确评定。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改变风机盘管的风机转速、水流量及水温等参数,对空气焓值法试验台实现多种工况下的校准。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技术成熟而且造价经济,具有易于推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回路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5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