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球机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5689.X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青光红;陈涛;吴胜利;宋永红;郑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7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球机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造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球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压球机主要用于粉料造块,便于粉料的工业生产应用和回收利用,常见的压球机主要是采用一对辊皮,在一对辊皮的上方设置有料斗,通过料斗给料,使物料进入两个辊皮之间,辊皮在转动过程中将物料压成球形,所述料斗包括进料口与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辊皮表面的最短距离为1mm~15mm,下料口与辊皮表面的最短距离根据粉料的大小而定,以粉料不能从下料口与辊皮表面之间的间隙漏出为宜,所述下料口包括两条径向限位边和两条轴向限位边,所述径向限位边是指垂直于辊皮的轴心线的边,轴向限位边是指沿辊皮的轴心线延伸的边,所述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位于辊皮端面的内侧,所述下料口的轴向限位边位于辊皮的轴心线的正上方。这种压球机进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位于辊皮端面的内侧,使得辊皮在压球过程中只有部分压球表面进行了压球作业,而辊皮的压球表面只有压球部位才会出现磨损,导致整个辊皮的压球表面磨损不一致,在后期调整两辊皮之间的间距时,由于辊皮两端的部分没有磨损,使得辊皮之间的间距可调范围较小甚至于不能调整,只能更换新的辊皮,大大降低了辊皮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只有辊皮的部分压球表面进行压球作业,压球作业面积较小,产量较低。其次,所述下料口的轴向限位边位于辊皮的轴心线的正上方,使得下料口较小,物料的供应量有限,使得物料不容易被压实,致使产品的成球率、强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辊皮使用寿命的压球机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压球机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一对辊皮上方的料斗,所述料斗包括进料口与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辊皮表面的最短距离为1mm~15mm,所述下料口包括两条径向限位边和两条轴向限位边,所述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位于辊皮端面的外侧,所述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与辊皮端面的最短距离为1mm~1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料口的轴向限位边位于辊皮的轴心线外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料斗的导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设置在辊皮端面的外侧,使得辊皮在压球过程中整个压球表面都进行压球作业,辊皮的压球表面磨损较为均匀,在后期调整两辊皮之间的间距时,使得辊皮之间的间距可调范围较宽,可进行多次调整,延长了辊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整个压球表面都进行压球作业,压球作业面积较大,大大提高了产量。将下料口的轴向限位边设置在辊皮的轴心线外侧,能够使下料口变大,进而增加物料的供应量,使得物料容易被压实,提高产品的成球率以及强度。所述料斗的导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30°,是为了防止料斗内的物料堆积在料斗内出现悬料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球机进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球机进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辊皮1、料斗2、径向限位边21、轴向限位边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该压球机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一对辊皮1上方的料斗2,所述料斗2包括进料口与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辊皮1表面的最短距离为1mm~15mm,所述下料口包括两条径向限位边21和两条轴向限位边22,所述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21位于辊皮1端面的外侧,所述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21与辊皮1端面的最短距离为1mm~15mm。所述径向限位边21是指垂直于辊皮1的轴心线的边,轴向限位边22是指沿辊皮1的轴心线延伸的边,下料口与辊皮1表面的最短距离以及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21与辊皮1端面的最短距离根据粉料的大小而定,以粉料不能从下料口与辊皮1表面之间的间隙或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21与辊皮1端面之间的间隙漏出为宜。通过将下料口的径向限位边21设置在辊皮1端面的外侧,使得辊皮1在压球过程中整个压球表面都进行压球作业,辊皮1的压球表面磨损较为均匀,在后期调整两辊皮1之间的间距时,使得辊皮1之间的间距可调范围较宽,可进行多次调整,延长了辊皮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整个压球表面都进行压球作业,压球作业面积较大,大大提高了产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物料的供应量,使得物料容易被压实,提高产品的成球率以及强度,所述下料口的轴向限位边22位于辊皮1的轴心线外侧,使下料口变大,所述辊皮1的轴心线外侧是指背离另外一个辊皮1的一侧。
另外,所述料斗2的导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使任意角度,但在给料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料斗2内的物料堆积在料斗2内出现悬料的现象,所述料斗2的导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5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