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5702.1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义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60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艾灸鞋。
背景技术
艾灸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或灸条,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艾灸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温经行气、扶正祛邪的作用,因而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传统的艾灸治疗都是用手拿着艾条对着穴位熏烤,时间长了就会很累,使用过程中,稍不注意艾灰就会落在身体上烫伤皮肤,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艾灸盒,这种艾灸盒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盒体上设有通孔,所述上盖顶面设有开口,位于开口中固定有艾灸夹,使用时将艾条点燃后火朝下放入至盒体内,选择治疗部位,用绷带将盒体绑住对治疗部位施灸,通过该艾灸盒可以方便人们进行针灸治疗,但此法存在如下缺陷:1、此艾灸盒只能对某个穴位施灸,要想调理全身,就需对多个穴位施灸,这样不但费时,而且对被施灸者也是一个体力考验,因为对有些部位施灸必须使被施灸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2、现有艾灸盒不方便对脚底进行施灸,不能满足足部保健和疾病治疗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艾灸盒只能对某个穴位施灸无法对足部进行施灸的缺陷,提出一种艾灸鞋,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艾灸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及位于其上的筒靴鞋,所述筒靴鞋与所述底盒相通,所述筒靴鞋的鞋底设有支撑梁及位于支撑梁下的防烫网,鞋腰内侧设有一圈海绵体;所述底盒包括四周侧板及下底板,所述下底板活动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筒靴鞋两侧的侧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下底板上设有3个艾条持夹。
为了控制火力,所述通风孔处设有可控制通风孔开启大小的旋板。
为了使下底板与侧板固定牢靠,所述下底板与所述侧板上分别安装公母锁扣。
为了拆装方便及使下底板与侧板固定牢靠,所述筒靴鞋的本体活动连接在所述侧板上,二者之间通过公母锁扣固定,所述筒靴鞋的后帮可拆卸地安装在筒靴鞋的本体上,所述后帮卡接或通过撕拉扣与所述筒靴鞋的本体连接。
为了拆装清洗,所述海绵体通过撕拉扣粘接在所述鞋腰内侧。
为了简化结构,所述支撑梁包括三根横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对足底施灸的艾灸鞋,包括底盒及位于其上的筒靴鞋,底盒的下底板活动连接在底盒的侧板上,拆装非常方便,由于艾灸鞋内部结构简单,因而清洗起来较为容易,另外,筒靴鞋可有效地固定住脚部,且鞋腰内侧设有一圈海绵体可有效起到保温效果,从而增强足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艾灸鞋采用底盒及筒靴鞋的设计结构,使得被者施灸时,不局限于姿势,可坐可躺,因而相比于同类其他产品施灸时间上可缩短70-80%;由于对足底施灸,因而可对被施灸者进行全身调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所示下底板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
100、筒靴鞋;110、本体;120、后帮;130、鞋腰;140、海绵体;150、支撑梁;160、防烫网;
200、底盒;220、侧板;222、通风孔;223、旋板;230、下底板;231、磁铁;232、艾条持夹;233、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如下:由于足底集中了人体几乎全部的穴位,本实用新型设计底盒及筒靴鞋,克服了传统艾灸盒只能对某个穴位进行施灸的缺陷,改为对足底进行全身穴位施灸,不但调理了全身阴阳五行,而且节省了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拆掉后帮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底板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本艾灸鞋,包括底盒200及位于其上的筒靴鞋100。
所述筒靴鞋100的样式类似于现有靴子,其不同之处在于底部采用一支撑梁150代替鞋底,筒靴鞋100通过此支撑梁150与底盒200相通,为了防止艾灸时火烧到足部,在支撑梁150的底部设有防烫网160,为了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及起到舒适的作用,在筒靴鞋100的鞋腰130内侧设有一圈海绵体140,为了方便拆装清洗,同时为了穿脱方便,筒靴鞋的后帮120可拆卸地安装在筒靴鞋的本体1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义,未经王维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5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漆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觉察状态下完成睡姿检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