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6201.5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4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吕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所 智能 语音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所倒闸操作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中小型终端变电所,由于受资金和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条件的制约,其倒闸操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完成。为了防止人工操作中带负荷操作倒闸,电力系统制订了倒闸操作规程,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规程执行,但由于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因工作人员误操作倒闸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时将烧毁设备,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危及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型变电所装配了机械或电磁互联锁,但因其操作繁锁,使电力系统带故障运行时间加长,停电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加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变电所负荷愈来愈大,这种人工操作倒闸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性能优良而价格低廉的单片机STM32F103实现的一种实用的具有语音提示功能的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且工作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分别与此主机相连接的语音回路、显示器、键盘、状态检测回路、动作执行单元、电源,所述的语音回路分别与麦克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的状态检测回路由将强弱信号隔离开以增强抗干扰能力的高阻值电阻和与此高阻值电阻相连接的光耦构成,所述的动作执行单元由大功率光耦驱动继电器构成。
所述的主机是由单片机和分别与此单片机相连接的输入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组成。
所述的单片机为STM32F103。
所述的电源为电池或带有变压器的交流电。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当变电所监控系统检测到某条线路有故障跳闸时,发出一个高电平的撤出运行信号给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当装置检测到此信号后,立即向此线路上的相关设备发出跳闸命令,让其执行撤出运行操作;依次断开断路器、线刀闸和母刀闸,同时装置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故障线路的名称;语音报警电路用语音准确地报出故障线路的名称5次;当装置依次完成撤出运行的倒闸操作后,装置上的灯光闪烁指示灯将开始闪烁,表示故障正在处理之中。当变电所监控系统出现了问题,没有发出跳闸信号,可采用采用键盘操作,让装置发出跳闸的动作,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工作。当此线路故障排除后,该线路要投入运行时,用户用面板上的键盘操作发投入运行命令,装置自动发出命令,使此线路的操作机构动作,开始进行倒闸操作;依次闭合上母刀闸和断路器,故障闪烁指示等停止闪烁。同时装置的液晶器显示倒闸操作完成,语音报警电路将连续报出“某线路投入运行”语言5次,整个操作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具有语音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准确发现故障,自动完成倒闸操作,减少停电,增加供电的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装置能够自动完成状态的采集和倒闸操作的执行,同时语音提示单元及时报出完成的动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杜绝人工倒闸容易发生的事故,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停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所智能语音倒闸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分别与此主机相连接的语音回路、显示器、键盘、状态检测回路、动作执行单元、电源,所述的语音回路分别与麦克风、扬声器相连接,所述的状态检测回路由将强弱信号隔离开以增强抗干扰能力的高阻值电阻和与此高阻值电阻相连接的光耦构成,所述的动作执行单元由大功率光耦驱动继电器构成。
所述的主机是由单片机和分别与此单片机相连接的输入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组成。
所述的单片机为STM32F103。
所述的电源为电池或带有变压器的交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6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