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极细导线的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6289.0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阎加军;徐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线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极细导线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电子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广泛普及,在这类电子产品以及其他诸如医疗精密器械等的芯片中经常会用到镀银、镀锡或者纯铜等材质的极细导线,它们的线径一般小于0.03毫米。这类极细导线在绞合等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放线装置,它一般包括多个放线架,放线装置通过多个放线架同时释放多根极细导线并由绞线机绞合成绞线。 现有的放线架一般是由电机控制拉动导线放线,这种线径小于0.03毫米的极细导线在放线时难免存在断裂现象,特别是当电机启动和停机瞬间,以及电机拉动导线的牵引速度变快或变慢时,由于放线的张力变化较快,放线时极易造成断线,使绞线的质量和合格率下降,甚至影响生产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放线张力平衡、使放线时不容易断线的用于极细导线的放线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细导线的放线装置,包括多个放线架,所述放线架包括基座,竖直设置在基座一端部、用于套装绕有极细导线的线盘的放线主轴,固定轴,以及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用于在放线时牵引极细导线的牵引导辊,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放线主轴下部设置有能够绕放线主轴的轴向转动、用于托放线盘的转动托盘;所述放线架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基座上的拉簧调节机构,该拉簧调节机构包括能够水平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的调节盘、设置在调节盘一侧的固定板以及连接于调节盘和固定板之间的拉簧;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从靠近调节盘到远离调节盘的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拉簧的一端与调节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且在导轨上能够滑动和锁紧地设置;所述调节盘上还具有能够与转动托盘的边缘相摩擦接触的摩擦轮,且固定轴穿设于调节盘上。
优选地,调节盘为三角形状,摩擦轮、固定轴与拉簧的一端分别设置于调节盘的角端部。
优选地,所述转动托盘的转动中心到固定轴的轴心线的距离≤所述转动托盘的转动半径与摩擦轮到固定轴轴心线的距离之和。
优选地,摩擦轮的表面材质为毛毡。
优选地,所述放线架还包括设置在基座的位于放线主轴相对一端的端部上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上部设置有供极细导线穿出的出线孔。
本实用新型放线装置的多个放线架可同时放线,用于将多股极细导线绞合成绞线,具体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极细导线的线盘套装在放线架的放线主轴上,并由转动托盘托住,拉簧在固定板导轨上的某一位置锁紧并保持一定拉力,使得调节盘的摩擦轮抵在转动托盘边缘并给转动托盘一个压力;放线时,极细导线从线盘绕过牵引导辊而被拉出,极细导线在牵引导辊上的绕向应使得极细导线在牵引导辊上的张力增大时,牵引导辊能够带动调节盘具有向着克服拉簧拉力方向运动的趋势。
放线速度不变时,被拉动的极细导线带动线盘和牵引导辊恒速旋转,线盘带动转动托盘克服摩擦轮的压力和摩擦力向同一方向恒速旋转。当要控制放线速度增加时,牵引导辊首先被拉紧,极细导线在牵引导辊上的张力增加,这使得牵引导辊带动调节盘克服拉簧拉力而顺着牵引导辊的旋转方向转动的趋势增大,使摩擦轮远离转动托盘的运动趋势也增大,因此摩擦轮在转动托盘上的压力和摩擦力减小。这进一步使得转动托盘在转动时受到的束缚减小了,因此转动托盘、线盘的转速加快,进而使得极细导线在牵引导辊上的张力回落而保持稳定,使极细导线不至于被拉断。
与此类似,当放线速度变慢时,极细导线在牵引导辊上的张力变小,调节盘受拉簧拉力使得摩擦轮在转动托盘上的压力和摩擦力增大,使转动托盘转速减慢,线盘放线速度亦随之减慢,因此使极细导线在牵引导辊上的张力回升而保持稳定。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放线装置在放线速度变化时,尤其是在放线速度突然变快或突然变慢以及放线装置开机或停机时,能够使极细导线的放线张力保持稳定,极细导线不容易断线,放线过程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放线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6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