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电视及其CCFL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6669.4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1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鸿;陈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F21V17/00;F21V7/10;H04N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电视 及其 ccfl 液晶显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冷阴极荧光灯管做背光源的液晶电视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在液晶电视行业,采用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做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依靠其先进的画质技术和低廉的成本价格,在目前的液晶电视市场中仍占有一定数量的市场份额,尤其能够与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做背光源的中低端液晶电视相媲美。
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CCFL液晶显示模组的主要结构件分解图。现有技术中CCFL液晶显示模组在前框110与背板130之间采用了由上胶框121、下胶框122、左胶框123和右胶框124组成的塑胶框架,使得塑胶零件的数量较多、形状复杂,直接导致了材料成本和模具成本以及组装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近年来LED的制造成本有降低的趋势,使得LED液晶显示模组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并不断挤压CCFL液晶显示模组的市场份额。
为此,现有技术中的CCFL液晶显示模组由于成本较高,较难具备竞争力,只有将CCFL液晶显示模组做到更低的成本,才能使CCFL液晶显示模组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电视及其CCFL液晶显示模组,可降低液晶电视的成本,提高CCFL液晶显示模组的竞争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CCFL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前框、液晶面板、扩散板、CCFL背光源、反射片和背板。液晶面板和扩散板设置在前框与背板之间。背板包括底板、垂直于底板的多个侧壁以及由底板与多个侧壁围成的用于适配容纳反射片的凹腔。反射片包括底面、倾斜于底面的多个倾斜壁以及由底面与多个倾斜壁构成的用于适配安装CCFL背光源的容置腔。每一侧壁的远离底板的上表面向远离凹腔的方向延伸形成背板的翻边,翻边上设有高出翻边的表面以定位液晶面板的凸台。
较佳地,凸台与背板的翻边一体连接,通过五金模具冲压成型。
较佳地,凸台的面向凹腔的内侧面垂直背板的翻边表面。
较佳地,凸台的背向凹腔的外侧面相对于翻边的表面倾斜设置,凸台的靠近背板的翻边表面的底面面积大于凸台的远离背板的翻边表面的顶面面积。
较佳地,每一侧壁对应的翻边上设有多个凸台,位于每一翻边上的所有凸台以等间距方式设置。
较佳地,前框包括一平行于翻边的顶板,背板的翻边的表面与凸台及前框的顶板构成一个夹持液晶面板、扩散板及反射片的第一凹槽。
较佳地,反射片的倾斜壁的远离底面的上表面向远离容置腔的方向延伸形成反射片的翻边,反射片的翻边向上延伸并向内反折形成适配安装扩散板的第二凹槽。
较佳地,伸入第一凹槽内的液晶面板与扩散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较佳地,在凸台与液晶面板之间设置有保护垫。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电视,该液晶电视包括具有如前所述的CCFL液晶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液晶电视及其CCFL液晶显示模组,由于在背板的翻边上采用了凸台以定位液晶面板和扩散板的技术手段,节省了前框与背板之间的塑胶框架,简化了CCFL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降低了材料和模具成本,降低了液晶电视的成本价格,提高了CCFL液晶显示模组的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CCFL液晶显示模组的主要结构件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CCFL液晶显示模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CCFL液晶显示模组中的背板正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局部A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CCFL液晶显示模组带剖面的部分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的局部B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6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管路排水装置
- 下一篇:带耐磨套的新型橡胶软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