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波信道数字对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6975.8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平;赵云龙;孙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莫琪 |
地址: | 30014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波 信道 数字 对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波无线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波信道数字对讲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讲机数字化技术的成熟,DMR,dPMR等数字对讲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对于短波段的数字对讲机的开发仍是个空白,尚无厂家对此频段的数字对讲机进行研发,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因此,对此项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形成了专有技术,对本技术领域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根据现有技术的需要,针对短波段的数字对讲机的开发问题,提供一种短波信道数字对讲机,以便使对讲机数字化技术增加用于短波段的数字对讲机,使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环境以及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数字技术形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短波信道数字对讲机,包括主电路,其特征在于,主电路主要由ARM处理器、GPS接收模块、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音频电路、语音接收电路、信令接收电路、语音及信令发射电路、低噪声放大器(LNA),本振电路、混频电路、射频功放电路、键盘和显示部分构成,
ARM处理器电路分别连接 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音频电路、GPS接收模块、键盘和显示部分;
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分别连接音频电路、语音接收电路、信令接收电路、语音及信令发射电路;
天线开关连接低噪声放大器(LNA),低噪声放大器(LNA)经混频电路连接到语音接收电路和信令接收电路;
语音及信令发射电路经混频电路连接到射频功放电路,射频功放电路连接天线开关;
本振电路和混频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增加了用于短波段的数字对讲机,使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环境以及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数字技术形式,短波频段(27.5-39.5MHz)的数字对讲机,具有组呼,个呼,短消息等功能,在短波频段实现了数字对讲功能,实现了短波波段的4FSK调制解调和短波波段的大功率数字功放技术,采用dPMR数字对讲制式,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短波信道数字对讲机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主电路主要由ARM处理器、GPS接收模块、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音频电路、语音接收电路、信令接收电路、语音及信令发射电路、低噪声放大器(LNA),本振电路、混频电路、射频功放电路、键盘和显示部分构成,
ARM处理器电路分别连接 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音频电路、GPS接收模块、键盘和显示部分;
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分别连接音频电路、语音接收电路、信令接收电路、语音及信令发射电路;
天线开关连接低噪声放大器(LNA),低噪声放大器(LNA)经混频电路连接到语音接收电路和信令接收电路;
语音及信令发射电路经混频电路连接到射频功放电路,射频功放电路连接天线开关;
本振电路和混频电路连接;
短波信道数字对讲机接收信号时,从天线接收到呼叫信号后,将呼叫信号送入低噪声放大器(LNA)进行放大,然后经混频电路和中频信号进行混频,混频信号经语音接收电路或信令接收电路送入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进行解调,解调为模拟基带信号后,再由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进行4FSK解调,然后由ARM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如果是数字信令则进行信令处理,如果是语音信号,则进行语音信号解码,将语音信号送到扬声器;
短波信道数字对讲机欲进行呼叫时,将收到送话器的语音信号送到音频电路的语音声码器进行编码,同时进行控制信令的编码,将编码后的信号送入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调制为数字基带信号,再由数字/模拟基带处理单元调制为模拟基带信号,然后送入射频调制单元进行调制,再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后得到短波发射信号,经预激励,送入射频功放电路进行功率放大,最后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短波频段(27.5-39.5MHz)的数字对讲机,具有组呼,个呼,短消息等功能,在短波频段实现了数字对讲功能,实现了短波波段的4FSK调制解调和短波波段的大功率数字功放技术,:采用dPMR数字对讲制式。
根据上述说明,结合本领域技术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69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