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通式中桥主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7914.3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寇西征;汪振晓;谢锡春;付邦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B60K1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中桥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桥中桥主减速器布置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贯通式中桥主减速器。
技术背景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普遍采用动力输入端与桥间差速器在输出半轴同侧的布置形式,桥间差速器位于中桥主减速器的动力输入侧。上述结构造成中桥主减速器的前端(动力输入端)高度过高,在某些特种车辆上,此结构不利于整车布置,并且还造成了动力输入端传动轴过短,影响了传动轴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贯通式中桥主减速器,它的动力输入端高度底,利于特定特种车辆的整车布置。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贯通式中桥主减速器,它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桥间差速器、贯通轴、三联齿轮、圆柱齿轮、与圆柱齿轮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轮间差速器,其中,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于轮间差速器的左轮边输入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出轴,所述贯通轴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贯通轴的另一端连接桥间差速器,所述桥间差速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输出轴,桥间差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三联齿轮连接圆柱齿轮,所述桥间差速器设置于中桥主减速器壳体的动力输出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结构使得中桥主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高度明显降低,能适应某些特种车辆。另外,由于桥间差速器布置在中桥主减速器壳体的动力输出侧(即后端),使得中桥主减速器动力输入端长度压缩,有利于连接动力输入端的外部传动轴加长,提高传动轴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出轴、2——桥间差速器、3——贯通轴、4——圆柱齿轮、5——主动锥齿轮、6——轮间差速器、6.1——轮间差速器的左轮输出端、7——从动锥齿轮、8——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1——动力输出侧、9——三联齿轮、10——动力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的贯通式中桥主减速器,它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桥间差速器2、贯通轴3、三联齿轮9、圆柱齿轮4、与圆柱齿轮4连接的主动锥齿轮5、从动锥齿轮7、轮间差速器6,其中,主动锥齿轮5与从动锥齿轮7啮合,从动锥齿轮7设置于轮间差速器6的左轮边输入端6.1,它还包括输出轴1,贯通轴3的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10,贯通轴3的另一端连接桥间差速器2,桥间差速器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输出轴1,桥间差速器2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三联齿轮9连接圆柱齿轮4,桥间差速器2设置于中桥主减速器壳体8的动力输出侧8.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桥间差速器2的一端将动力输出给后桥,桥间差速器2另一端通过三联齿轮9连接圆柱齿轮4,将动力输出给中桥。
上述结构可以降低中桥动力输入端的高度,提高外部传动轴性能。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7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 下一篇:电动客车的高位发电机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