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8220.1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焦卫珍;方向华;周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0 | 分类号: | F24F13/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风门 模式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的模式都是由吹面、除霜和吹脚三个风门在不同的风道中作用形成通风、半通风和阻风状态,从而使整个分风系统形成五种不同的吹风模式。风门在风道中通过旋转不同的角度,从而使风道实现通风、半通风和阻风作用,理论上说每一个风门的旋转就必须有一个驱动力。然而在空调系统中,吹面、除霜和吹脚这三种风门是最基本的,缺一不可,而且转角不同,方向也不一定一致,若按照理论上的计算我们需要三个驱动器来驱动着三个风门。然而,若三个风门的运动由三个不同的控制器带动,各风门在模式切换时运转不匹配,汽车空调送风不匹配等问题会降低空调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其目的是通过一个拨盘带动三个风门运动,完成三个风门同步运动的驱动,实现空调送风系统匹配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包括除霜风门、除霜风门转轴、吹面风门、吹面风门转轴、吹脚风门、吹脚风门转轴,所述的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模式风门拨盘,模式风门拨盘上设有三个槽A、B、C,三个槽A、B、C分别用于安装吹面风门拨杆、除霜风门连杆、吹脚风门连杆,所述的除霜风门通过除霜风门拨杆与除霜风门连杆连接,所述的吹脚风门通过吹脚风门拨杆与吹脚风门连杆连接;所述的模式风门拨盘通过模式拨盘转轴安装在空调器壳体上,且模式风门拨盘绕模式拨盘转轴自由转动。
所述的槽A、B、C均为柱状的曲线槽,曲线形运动轨迹槽A、B、C与吹面风门拨杆、除霜风门连杆、吹脚风门连杆上的圆柱以点线啮合的方式传递运动。
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的模式拨盘转轴驱动模式风门拨盘做旋转运动。
或者是,手动旋钮输入拉丝通过所述的模式拨盘转轴驱动模式风门拨盘做旋转运动。
所述的除霜风门、吹面风门和吹脚风门的结构完全一样。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由一个拨盘带动三个相同的风门同时运动,传动过程简单,结构简易,稳定性好。
2.该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可供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运用,拉丝和伺服电机均可作为驱动载体,通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式风门拨盘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除霜风门;2:除霜风门转轴;3:吹面风门;4:吹面风门转轴;5:吹面风门拨杆;6:吹脚风门;7:吹脚风门转轴;8:吹脚风门拨杆;9:吹脚风门连杆;10:吹脚风门连杆转轴;11:模式风门拨盘;12:模式拨盘转轴;13:除霜风门连杆转轴;14:除霜风门连杆;15:除霜风门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所示结构结合可知,该种汽车空调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包括除霜风门1、除霜风门转轴2、吹面风门3、吹面风门转轴4、吹脚风门6、吹脚风门转轴7,除霜风门1、吹面风门3和吹脚风门6的结构完全一样。风门出风模式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模式风门拨盘11,模式风门拨盘11上设有三个槽A、B、C,三个槽A、B、C分别用于安装吹面风门拨杆5、除霜风门连杆14、吹脚风门连杆9,除霜风门1通过除霜风门拨杆15与除霜风门连杆14连接,吹脚风门6通过吹脚风门拨杆8与吹脚风门连杆9连接;模式风门拨盘11通过模式拨盘转轴12安装在空调器壳体上,且模式风门拨盘11绕模式拨盘转轴12自由转动。槽A、B、C均为柱状的曲线槽,曲线形运动轨迹槽A、B、C与吹面风门拨杆5、除霜风门连杆14、吹脚风门连杆9上的圆柱以点线啮合的方式传递运动。
可以是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的模式拨盘转轴12驱动模式风门拨盘11做旋转运动。还可以是手动旋钮输入拉丝通过所述的模式拨盘转轴12驱动模式风门拨盘11做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8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流板及含有其的液流电池和液流电池堆
- 下一篇:老人儿童安全智能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