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9073.X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坤;张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坤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交桥,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十字路口的立交桥,属交通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一些立交桥,有的结构虽简单,但功能不全,通行能力差;或者功能完整,但结构复杂,往往为求全其功能,出现不符合交通习惯的结构设计,甚至让人感觉上桥如走迷宫。
最常见的左转弯方式为过桥后从右道旋回入道,这种结构占地面积大,且因不符合左转靠左行的常规习惯,不熟悉路况的容易发生变道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交桥,完全符合传统交通习惯的前提下实现直行,左、右转弯和调头无障碍通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立交桥设置在纵向道和横向道的交叉口,包括直行道、左转道和右转道,右转道沿桥体的外缘无坡度右转弯,直行道向上起拱并同时沿一圆弧的右半圈延伸,跨过右邻横向道后逐渐降低,至相向的纵向道后直出,四条直行道各在其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穿过,相互穿插围成一立交转盘;左转道进入立交转盘内后左转,在接近立交转盘中心位置小转弯,从左邻横向道向左直出,相对的两条左转道俯视为相切走向,为一对儿;另两条相对的左转道俯视方向同样在立交转盘中间位置小转弯,为另一对儿;两对儿左转道在转盘中心相互交叉,交叉部位上下错位,其中一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上拱起,另一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下倒拱,各左转道从相向直行道下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每条左转道入口处开辟调头小弯道。
在桥体底部,形成与立交转盘同心的环状转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立交桥直行走直道、转弯走弯道的习惯模式,将立交桥和转盘原理相结合,将直行道设计为弧旋弯道,扩大了道路交汇空间;四条直行道的弧旋弯道围成立交转盘,将路口中央空间空出,实现了左转道在最佳空间分配;使左转道相对独立,并设置在立交转盘中央,使空间发挥最大作用。
直行道的立体弧旋拱桥结构,起到延长拱桥长度、减小坡度、降低桥体高度的作用。
四条直行道相互穿插,围成一座立交转盘,彼此独立进出,避免了交叉通行和进出口拥堵,实现了出入井然有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立交桥的俯视图。
其中:1、左转道,2、直行道,3、右转道,4、调头小弯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本新型立交桥,设置在纵向道和横向道的交叉口,包括直行道2、左转道1和右转道3。右转道3沿桥体的外缘无坡度右转弯;直行道2向上起拱并同时沿一圆弧的右半圈延伸,跨过右邻横向道后逐渐降低,至相向纵向道后直出,四条直行道2各在其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穿过,相互穿插围成一立交转盘;左转道1在接近立交转盘中间位置小半径90度左转弯,相对的两条左转道俯视为相切走向,为一对儿;另两条相对的左转道1俯视方向同样在接近立交转盘中间位置小半径90度左转弯,为另一对儿;两对儿左转道1在转盘中心相互交叉,交叉部位上下错位,其中一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上拱起,另一对儿在转盘中心部分向下倒拱,各左转道从相向直行道下穿过。
每条左转道1入口处开辟调头小弯道4。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直行,左、右转弯和调头无障碍通行,整体像一个花篮,结构紧凑,造型美观。
在立交桥地平线以下部分,形成一个与立交桥同圆心、同直径的环状转盘,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中央部分可以修建停车场或花坛。
将立交桥和转盘的优势结合,提供了道路交汇空间,实现了左转道在最佳空间分配。
每条直行道2既纵向起拱又沿弧线右向旋转成为立体弧旋拱桥,四条直行道2的立体弧旋拱桥从右邻直行道的桥拱下通出,共同围成一座立交转盘。
左转道1的立交桥相对独立,设置在立交转盘中央,有效利用空间。
突破了现有立交桥直行走直道、转弯走弯道的习惯模式,将立交桥和转盘原理相结合,将直行道设计为弧旋弯道,扩大了道路交汇空间;四条直行道2的弧旋弯道围成立交转盘,将路口中央空间空出,实现了左转道1在最佳空间分配。
直行道2的立体弧旋拱桥结构,起到延长拱桥长度、减小坡度、降低桥体高度的作用。
四条直行道2相互穿插,围成一座立交转盘,为左转道1提供了最佳空间,彼此独立进出,避免了交叉通行和进出口拥堵,实现了出入井然有序。
左转道1相对独立,设置在立交转盘中央,使空间发挥最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坤,未经张耀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9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PC/PL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