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烘干无纺布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9274.X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建清 |
主分类号: | F26B13/00 | 分类号: | F26B13/00;F26B3/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烘干 无纺布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烘干无纺布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无纺布的烘干主要采用烘干箱,烘干箱一般具有保温外壳,保温外壳内安装电热丝红外线,然后采用一个排风口对电热丝烘吹,将电热丝产生的热能吹至无纺布上对其实施烘干。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电热丝在使用时需要聚热,而聚热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浪费了电能:电热丝产生热能的温度得不到控制,而且无纺布受热不均匀,极有可能导致无纺布上一部分已被烘干、而另一部分还未被烘干,由于温度得不到控制,已被烘干的部分若继续烘烤,则会出现起皱或被折叠而导致整块无纺布报费,浪费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烘烤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节能、且温度均衡的用于烘干无纺布的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烘干无纺布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有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热风通道及保温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热风进风腔,所述的热风是经干燥处理后的热空气,在所述热风进风腔内设有构成进风腔与烘干腔导通的排风口,所述热风进风腔上设有热风进风口,在所述烘干腔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热风进风口与出风口通过烘道循环机构连通,在所述的烘干腔内均布有多个送料辊筒。
其中,所述热风进风腔为设于壳体上部的引风罩,所述引风罩通过连接通道与热风进风口连通,所述的出风口设于烘干腔的下端,所述的烘道循环机构包括有鼓风机及风管,所述的热风进风口及出风口通过风管与鼓风机连通,在所述壳体外还设有无纺布料牵引件,所述无纺布料牵引件包括一矩形框架及铰接于所述矩形框架上的两个纵向排列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设备在壳体上设有热风进风腔及烘干腔,所述热风为干燥的热空气,在热风进风腔与烘干腔之间设有构成进风腔与烘干腔导通的排风口,在所述热风进风腔上设有进风口,烘干腔上设有出风口,热风进风口与出风口通过烘道循环机构连通,在所述烘干腔内均布有多个无纺布送料辊筒。这样设置可使无纺布送料受热均匀,而且进风腔与烘干腔通过烘道循环机构的连通使得壳体的保温层内形成闭路循环供热,热量损失小,节能效果显著。另外上述结构还保证了热风由进风腔进入烘干腔时,其热量会分布的比较均匀,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风道循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烘干无纺布的设备,包括有壳体1及设于壳体内的热风通道及保温层15,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热风进风腔11及烘干腔12,所述热风为干燥的热空气,该干燥热空气由热力站供应,热风进风腔11与烘干腔12内设有热风进风腔11与烘干腔12导通的排风口1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风口111设有十九个,至于排风口12数量的设定可根据需要而定;所述的进风腔11上设有热风进风口112,烘干腔12上设有出风口121,进风口112与出风口121通过烘道循环机构3连通,这样设置后,风由进风口112进入壳体1后,热风在壳体1内便可不断的循环,以此将无纺布烘干,所述的烘干腔12内均布有多个无纺布送料辊筒13,这里辊筒13的设置是为了在烘干过程中放置无纺布,辊筒13的个数也可根据设计需要而定,这里不再敖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热风进风腔11为设于壳体1上部的引风罩,该引风罩通过连接通道14与热风进风口112连通,引风罩朝向烘干腔12的端面设有隔板113,所述的排风口111为该隔板113上开设的若干长槽,且每两长槽之间分别设有一个热风过道,这样设置后可保证热风能够均匀的进入烘干腔12;所述的出风口121设于烘干腔12的下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121设于烘干腔12的边侧也是可行的,只是设于烘干腔12的下端后有助于风的流通;所述的烘道循环机构3包括有鼓风机31及风管32,所述的进风口112及出风口121通过风管32与鼓风机31连通。所述的壳体1外还设有无纺布料牵引件4,该牵引件4包括一矩形框架41及铰接于该矩形框架41上的两个纵向排列的滚轮42,牵引件4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安装其它机器上与其机构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建清,未经施建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92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稠状物料烘干布料装置
- 下一篇:高效胶囊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