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水增氧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0012.5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夏灵敏;徐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水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施化水产养殖的装置,尤其涉及静水增氧网箱。
背景技术
随着深水网箱养殖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近些年来,网箱科研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主要集中在网箱的物理模型试验技术的研究,数值模拟方法,网箱和锚碇系统的设计,网衣水动力特性的研究以及防污材料的开发为网箱的改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最近几年来,适合深水网箱养殖的区域已经越来越少,需要设计新型的网箱以扩大网箱生产的选址区域。现有网箱选址一般选在溶氧较好、具有一定流速的海区,目的是在于给网箱内的水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水体交换,防止缺氧,而显示情况是,许多水深适宜海区,往往流速过小或过大,不利于布置。在此类区域进行网箱养殖生产活动,往往风险较大。选择静水海区则经常由于污损生物清理不及,造成无水流交换,当养殖密度较大时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主动实施增氧、对水体溶氧要求低、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抗污损生物寄生的静水增氧网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静水增氧网箱,包括浮架,其特征是:浮架下方悬挂有网衣,并且该网衣的底部外沿设有底框;底框内侧的底部网衣上设有充气盘;底框上设有能连接外部充气设备并经皮管对充气盘进行充气的充气阀。底框内侧的底部网衣上设有的充气盘能在静水状态出现缺氧时对网箱内的水体进行充气增氧。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充气盘的总面积占位于底框内侧网衣面积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充气盘过小起不到对大水体的增氧效果,然而,过大的充气面积对于个体较小的鱼却是致命的,因而,需要设置适宜的充气面积。
充气盘在充气工作状态下的比重为水的比重的正、负10%。充气盘在充气工况下由于排水体积增大,因而比重减轻,为了避免上浮飘动,因此应当预估其工况比重,使之不易上浮。而过重则会对网衣形成负担。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工况下综合比重为水体比重的0.9至1.1倍之间,优选0.95倍。
底框为中空结构,并且底框内侧均布有通孔。底框内侧均布的通孔为应急充气结构,当溶氧较小而充气盘充气不能满足需要时,调整充气阀使外部充气设备对底框充气并经通孔输出。其次,能对附着在侧面网衣上的污损生物和网衣上的污物充氧氧化,防止厌氧菌滋生。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浮架下方悬挂有网衣,并且该网衣的底部外沿设有底框;底框内侧的底部网衣上设有充气盘;底框上设有能连接外部充气设备并经皮管对充气盘进行充气的充气阀。底框内侧的底部网衣上设有的充气盘能在静水状态出现缺氧时对网箱内的水体进行充气增氧。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主动实施增氧、对水体溶氧要求低、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抗污损生物寄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浮架1、底框2、充气阀21、皮管22、充气盘23、网衣3。
实施例:参照图1,静水增氧网箱,包括浮架1,其特征是:浮架1下方悬挂有网衣3,并且该网衣3的底部外沿设有底框2;底框2内侧的底部网衣3上设有充气盘23;底框2上设有能连接外部充气设备并经皮管22对充气盘23进行充气的充气阀21。底框2内侧的底部网衣3上设有的充气盘23能在静水状态出现缺氧时对网箱内的水体进行充气增氧。
充气盘23的总面积占位于底框2内侧网衣3面积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充气盘23过小起不到对大水体的增氧效果,然而,过大的充气面积对于个体较小的鱼却是致命的,因而,需要设置适宜的充气面积。
充气盘23在充气工作状态下的比重为水的比重的正、负10%。充气盘23在充气工况下由于排水体积增大,因而比重减轻,为了避免上浮飘动,因此应当预估其工况比重,使之不易上浮。而过重则会对网衣3形成负担。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工况下综合比重为水体比重的0.9至1.1倍之间,优选0.95倍。
底框2为中空结构,并且底框2内侧均布有通孔。底框2内侧均布的通孔为应急充气结构,当溶氧较小而充气盘23充气不能满足需要时,调整充气阀21使外部充气设备对底框2充气并经通孔输出。其次,能对附着在侧面网衣3上的污损生物和网衣3上的污物充氧氧化,防止厌氧菌滋生。
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0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部件和使用该光学部件的照明设备
- 下一篇:植物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