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模内贴膜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0945.4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9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卫岗;黄廷雄;郑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模内贴膜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利于实现模内贴膜的注塑模具的结构。
背景技术
有一类注塑产品需要在其表面作处理,以成型为标识,传统产品上的标识常利用移印、丝印、烫金等工艺来完成。这些工艺会占用大量的人工成本,也会引起随之而来的产率不高,良率低等不适宜自动化大规模生产的结果。为改善规模生产的问题,一类模内贴膜的技术应运而生,这类技术将标识制成薄膜状,将之置放于注塑件的注塑模具中,使注塑和打标识一步成型,节省了其他的工艺成本。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困难之处,因薄膜的厚度很小,质量也很小,在注塑料的高压下很容易在模具内发生移动,偏离其原先设定的固定位置,以至于出现废品;因为这是在模具封闭的型腔中发生,无法从外部进行干预比如额外的固定等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模内贴膜工艺的困难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于模内贴膜的模具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于模内贴膜的模具结构,它包括一带有后模仁的后模,和一带有前模仁的前模;所述前模、后模上下叠放,且所述型腔朝上;所述型芯上具有将产品顶出的顶针机构;所述后模仁型腔底部具有一可横向固定贴膜的固定面;在所述前模上具有进胶朝向所述固定面的浇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如下体现实施例: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模上具有向所述前模上的顶针机构输出动力的油缸。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模和后模的分型面与所述固定面分处产品的两端。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面为带有注塑进料时受压自动矫正所述贴膜姿态的导向斜面,所述浇口的朝向与所述导向斜面朝向相对。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所以,由上可见,前模和后模上下叠放,顶针位于前模的形式,使贴膜可以依靠重力很大程度地稳定于型腔内;再者,浇口的方向设计使得注塑料对贴膜的冲击不会使其随意移位以至于失效,从而保证了规模生产模内贴膜的效率和一致性;
2.导向斜面使贴膜在注塑料的冲击下具有自适应贴合的能力,降低失效率;
3.分型面与固定面两者位于产品的两端,也即满足分型面和固定面的距离,在同一产品上足够地远,由于浇口靠近分型面,所以固定面就可以和浇口拉开距离,以减弱浇口出来的注塑料对贴膜的冲击,使其尽量稳定,进一步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是图1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二,该剖面与图1所示的剖面相垂直;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图2是图1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二,该剖面与图1所示的剖面相垂直;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结合此三图予以说明:
一前模40和一后模30竖直上下叠放,前模40中央是前模仁50,后模30中央是后模仁20,后模仁20的型腔朝上放置;在前模40上具有顶针机构10。产品70在前模仁50和后模仁20之间成型,再从前模仁50上被顶针机构10向下顶出。
在后模仁20的型腔80底部具有一个可横向固定贴膜70的固定面51,基本上该固定面51的形状与贴膜70的形状类似,当贴膜70完全贴放于固定面51底部时,不会随意发生横向的移动,固定面51的右端是一导向斜面52,此导向斜面52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形状需求,但可以适当地设定其位置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型腔80的浇口41位于前模仁50上,且,其开口形状朝向整个固定面51,以及和导向斜面52有相对的方向分量,可见,来自于浇口41的注塑料其压力可以致使贴膜70比较稳妥地压合在固定面51以及导向斜面52上,通过合理地设置,导向斜面52本身还具有的特性是,当贴膜70在型腔80内注塑前夕已经有所不平整而移位,则来自浇口41的注塑料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使贴膜70自适应地配合于固定面51和导向斜面52。
在后模30上固定有油缸60,因为通常前模40是不具备动力系统的,然而本实施例中,顶针机构10位于前模,需要提供动力使其工作顶出型腔80中开模后的产品。
另外,从图3中看出,前模40和后模30的分型面31和固定面51相比,两者位于产品的两端,也即满足分型面31和固定面51的距离,在同一产品上足够地远,由于浇口41靠近分型面31,所以固定面41就可以和浇口41拉开距离,以减弱浇口41出来的注塑料对贴膜70的冲击,使其尽量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0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吸气式汽车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全控型直线胶化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