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离心配重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1071.4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尚学强;董礼;杨宝盈;赵翰阳;王凡;毛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2 | 分类号: | F16F15/32;F16N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离心 配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式离心配重,属于产品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燃油调节器迅速发展背景下,机械液压燃油调节器凭借其工作稳定可靠、响应好、抗干扰能力优异等因素在各种燃气涡轮发动机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机械离心式转速敏感元件,如图1所示,在工作中为了减少其迟滞性,常通过组合轴承(2)将离心配重(3)和壳体(1)连接起来。从而将离心配重(3)和壳体(1)接合面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以减少零件的摩擦。这样做的不利因素是该滚动磨擦接触位置(10)上产生较多热量,造成零件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提供了一种机械式离心配重,其目的是改善机械离心式转速敏感元件的组合轴承的润滑工作环境,来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以避免可能导致工作不稳定的燃油系统内部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机械式离心配重,包括壳体、组合轴承和离心配重,离心配重通过组合轴承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离心配重的轴在其底端面投影的圆的位置处,加工有均布的四个节流孔,节流孔将离心配重的上下端面沟通;
在壳体的大端面向内的第一个孔底面上,加工两个径向对称的半圆槽,半圆槽的深度比安装组合轴承的第二个孔底面低1~2mm,在两个半圆槽底面上,沿通孔的侧壁加工两个半圆形通孔,两个半圆形通孔的圆心在径向对称的半圆槽的同一径向上对称,两个半圆槽和两个半圆形通孔的圆心在同一径向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离心配重底部增加四个节流孔,在壳体的安装处加工了向下凹的半圆槽和沿通孔的侧壁加工的半圆形通孔,实现燃油环形流动,改善燃油的循环,带走组合轴承和轴摩擦产生的热量,使组合轴承的润滑得到改善,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机械式离心配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式离心配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离心配重底面节流孔的加工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圆槽和半圆形通孔在现有壳体上的加工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上半圆槽和半圆形通孔的形状及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2~6所示,一种机械式离心配重,包括壳体1、组合轴承2和离心配重3,离心配重3通过组合轴承2安装在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离心配重3的轴在其底端面投影的圆的位置处,加工有均布的四个节流孔4,节流孔4将离心配重3的上下端面沟通;
在壳体1的大端面向内的第一个孔底面5上,加工两个径向对称的半圆槽6,半圆槽6的深度比安装组合轴承2的第二个孔底面7低1~2mm,在两个半圆槽6底面上,沿通孔8的侧壁加工两个半圆形通孔9,两个半圆形通孔9的圆心在径向对称的半圆槽6的同一径向上对称,两个半圆槽6和两个半圆形通孔9的圆心在同一径向直线上。
节流孔4使得组合轴承2内部和离心配重3转动中形成的低压区沟通;在壳体1安装孔内加工的两个半圆槽6和两个半圆形通孔9在离心配重3和组合轴承2接合面处形成燃油循环,提高了离心配重3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品改善了机械离心式转速敏感元件的组合轴承的润滑工作环境,以避免可能导致工作不稳定的燃油系统内部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1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