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1452.2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无料头 注塑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注塑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的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注塑成型是将塑胶材料熔融后,通过高压及喷嘴的配合,将已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塑料固化成型后再将固化的物体由模具中取出,取完成产品的制作,而传统的模具主要包括公模和母模,公模和母模相互开合并且之间形成一个成型腔,母模内设有流道,而且流道的一端对应喷嘴,另一端对应成型腔,由喷嘴射入熔融塑胶材料,经流道进入成型腔内,形成预定物件,这种结构为了使注塑成型的加工动作能够持续,原先残留在流道内的塑胶材料在母模退离时,熔融塑胶材料会直接粘附在成型的物件上形成料头,物件出来后,由人工进行对料头的处理,费时和费工,并且当料头过多时,物件就成了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注塑成型加工无料头的一种模具的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的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和母模相配合并且公模和母模之间形成一个成型腔,所述母模内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成型腔相通的流体道,所述流体道与所述成型腔之间形成进胶口,所述母模的外侧设有用于把塑胶材料打进流体道的喷嘴,所述流体道外侧设有加热器,所述流体道内设有顶针,所述母模的外侧还设有电磁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的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所述加热器为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的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所述顶针的半径与所述进胶口的半径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流体道外侧设有加热器,进胶口处的塑胶材料一直处于熔融状态,方便加工的持续性,流体道内设有顶针,母模的外侧还设有电磁控制阀,通过电磁控制阀控制高压气体的流入,采用电磁控制阀,控制更精准,高压气体驱动顶针的移动,注塑成型后,顶针密封进浇口,这样,注塑成型加工出来的物件无料头;顶针的半径与进胶口的半径相对应,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针在后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模具的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公模1和母模2,公模1和母模2相配合并且公模1和母模2之间形成一个成型腔3,母模2内设有至少一个与成型腔3相通的流体道4,流体道4与成型腔3之间形成进胶口5,母模2的外侧设有用于把塑胶材料打进流体道4的喷嘴6,流体道4外侧设有热电偶加热器7,流体道4内设有顶针8,母模2的外侧还设有电磁控制阀9,顶针8的半径与进胶口5的半径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流体道4外侧设有加热器7,进胶口4处的塑胶材料一直处于熔融状态,方便加工的持续性,流体道内设有顶针8,母模2的外侧还设有电磁控制阀9,通过电磁控制阀9控制高压气体的流入,高压气体驱动顶针8的移动,注塑成型后,顶针8密封进浇口5(如图1所示),这样,注塑成型加工出来的物件无料头;顶针8的半径与进胶口5的半径相对应,设计合理。
从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1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保鲜盒
- 下一篇:用于捕捉成年鹅或成年鸭的捕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