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1510.1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4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王飞;邢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总线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电子技术,涉及一种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大容量的NAND FLASH由于其可靠的非易失性、电擦除性、可重复编程以及低功耗、密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在航空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然而NAND FLASH接口时序非常复杂,操作繁杂,限制了NAND FLASH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线少、时序操作简单的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译码电路、总线驱动器、NAND FLASH芯片,所述处理器通过数据总线直接连接到总线驱动器。另外,所述译码电路设置在处理器与总线驱动器之间,所述存储器分别通过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所述部分总线驱动器直接连接到NANDFLASH芯片I/O管脚,部分总线驱动器直接连接到NAND FLASH的控制信号管脚。
所述处理器和总线驱动器之间还连接有监控复位电路。
所述存储器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FLASH芯片。
所述总线驱动器为LNJ54LVC245芯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处理器、监控复位电路、逻辑译码电路、总线驱动器、NAND FLASH存贮器组成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通过该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访问大容量的NAND FLASH存储器,利用较少的I/O管脚可以控制或访问更大的数据空间,简化了时序操作,其结构简单,接线少,利于实现,而且可以对基于相同架构的NAND FLASH芯片进行替换或扩容,方便产品升级,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的原理框图,
其中,1-处理器、2-存储器、3-译码电路、4-监控复位电路、5-总线驱动器、6-NAND FLASH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的原理框图。所述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译码电路、监控复位电路、总线驱动器、NAND FLASH芯片。所述处理器为一块32位POWERPC微处理器MPC860,通过数据总线直接连接到总线驱动器,所述监控复位电路为MAX705芯片,负责整个接口电路的电压监控和产生上电复位信号,所述译码电路为GAL和三八译码器,负责逻辑编码产生相应器件的控制信号。所述存储器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FLASH芯片,分别通过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所述总线驱动器为若干LNJ54LVC245芯片,负责总线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电平转换和信号的方向变换。其中,部分总线驱动器(其中的若干LNJ54LVC245芯片)将转换后的数据信号直接连接到NAND FLASH芯片I/O管脚,部分总线驱动器(其余的LNJ54LVC245芯片)将转换后的控制信号直接连接到NAND FLASH的控制信号管脚,构成伪并行接口对NAND FLASH进行读写操作。通过控制信号管脚和I/O管脚将处理器的数据、地址以及控制命令写入NANDFLASH芯片,从而在利用较少的I/O管脚可以控制或访问更大的数据空间,简化了时序操作。
本实用新型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实际工作时,处理器通过译码电路和总线驱动器选取需要操作的NAND FLASH芯片,监控复位电路对电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处理器依据NAND FLASH的操作时序,通过总线驱动器在NAND FLASH芯片的I/O管脚内写入相应的操作命令和操作地址和数据,由此完成了通过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对NAND FLASH的访问。
本实用新型通过处理器、监控复位电路、逻辑译码电路、总线驱动器、NAND FLASH存贮器组成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通过该伪并行总线接口电路访问大容量的NAND FLASH存储器,其结构简单、接线少、操作时序简单,利于实现,而且可以对基于相同架构的NANDFLASH芯片进行替换或扩容,方便产品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1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