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阻隔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1840.0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8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繁;孙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08;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阻隔复合膜。
背景技术
在某些用途的包装中,要求内衬的塑料膜有很低的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同时因为使用过程中内衬袋会不可避免地被反复揉折,因此要求该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目前,含有铝箔的复合膜有极低的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但是含铝箔的复合膜在反复的揉折下容易产生折痕和针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阻隔性大打折扣;因此作为啤酒包装中啤酒桶内衬袋,其应用受到限制。含有PVDC涂层的复合膜也具有很低的水蒸气透过率和良好的氧气阻隔性能。但是涂层中含有氯,被限制使用,而且其氧气阻隔性能并不能达到铝箔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氧气透过率、二氧化碳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的和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揉折性,并且易于回收后处理的高阻隔复合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高阻隔复合膜,由热封层、功能层、结构层按先后顺序复合而成,所述的热封层由薄膜底材层和聚乙烯醇涂层组成,并且聚乙烯醇涂层涂布于薄膜底材层的电晕处理面;所述的功能层由薄膜底材层和聚乙烯醇涂层组成,并且聚乙烯醇涂层涂布于薄膜底材层的电晕处理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采改性聚乙烯醇涂层替代铝箔,可获得跟铝箔相当的氧气阻隔性、二氧化碳阻隔性、水蒸气阻隔性,同时该物质为可降解材料,易于废料处理,并且可降低成本;由于该涂层很薄,并且本身聚乙烯醇的强度和韧性都很好,因此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可耐反复揉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阻隔复合膜,由热封层1、功能层2、结构层3按先后顺序复合而成,所述的热封层1由薄膜底材层1-1和聚乙烯醇涂层1-2组成,并且聚乙烯醇涂层1-2涂布于薄膜底材层1-1的电晕处理面;所述的功能层2由薄膜底材层2-1和聚乙烯醇涂层2-2组成,并且聚乙烯醇涂层2-2涂布于薄膜底材层2-1的电晕处理;其中,所述的薄膜底材层1-1为聚乙烯薄膜或流延聚丙烯薄膜;所述的薄膜底材层2-1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或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所述的结构层3材料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或双向拉伸尼龙薄膜。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该高阻隔复合膜结构为:由热封层1、功能层2、结构层3顺序复合而成包括由外到里三层构成,复合顺序如图所示。
热封层1由薄膜底材层1-1和聚乙烯醇涂层1-2组成,并且聚乙烯醇涂层1-2预先涂布于薄膜底材层1-1的电晕处里面;薄膜底材1-1为聚乙烯薄膜或流延聚丙烯薄膜,赋予该复合膜热封性能,兼具阻湿性能,聚乙烯醇涂层1-2赋予复合膜优良的保香性能。
功能层2由薄膜底材层2-1和聚乙烯醇涂层2-2组成,并且聚乙烯醇涂层2-2预先涂布于薄膜底材层2-1的电晕处里面。薄膜底材层2-1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或双向拉伸尼龙薄膜,该两种材料水蒸气透过率较大,有利于聚乙烯醇涂层中的水分散发出去,保证聚乙烯醇涂层的性能,同时可增强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聚乙烯醇涂层2-2提供良好的氧气阻隔性能。
结构层3为高机械强度材料,主要赋予复合膜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表面性能,结构层3材料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或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可根据不同用途采用特殊牌号的复合胶黏剂。
实施例一:复合膜结构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聚乙烯醇涂层-双向拉伸聚酯薄膜)PVA-BOPET//(聚乙烯醇涂层-聚乙烯薄膜)PVA-LLDPE,即在厚度为70μm的LLDPE薄膜的电晕处里面涂布PVA涂层,在厚度为12μm的BOPET薄膜电晕处理面涂布PVA涂层,再将二者复合,复合顺序为PVA-BOPET涂布膜的非电晕处里面与PVA-LLDPE涂布膜的PVA涂布面复合;再与厚度为15μm的BOPA薄膜复合,复合顺序为BOPA薄膜的电晕处理面与PVA-BOPET//PVA-LLDPE复合膜的PVA涂布面复合。该复合膜的氧气透过量为0.063cm3/(m2·24h·1atm),水蒸气透过量为1.5g/(24h·m2),其氧气阻隔性达到铝箔的性能。
实施例二:复合膜结构为BOPA//PVA-BOPET//PVA-CPP(聚乙烯醇涂层-流延聚丙烯薄膜),即在厚度为30μm的CPP薄膜的电晕处里面涂布PVA涂层,在厚度为12μm的BOPET薄膜电晕处理面涂布PVA涂层,再将二者复合,复合顺序为PVA-BOPET涂布膜的非电晕处里面与PVA-CPP涂布膜的PVA涂布面复合;再与厚度为15μm的BOPA薄膜复合,复合顺序为BOPA薄膜的电晕处理面与PVA-BOPET//PVA-CPP复合膜的PVA涂布面复合。该复合膜的氧气透过量为0.165cm3/(m2·24h·1atm),水蒸气透过量低于2g/(24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1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胶基导电碳素纤维毡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编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