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型大容量大功率X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1948.X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军 |
主分类号: | H01J35/16 | 分类号: | H01J35/16;H01J35/06;H01J35/20;H01J35/10;H01J3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容量 大功率 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代医学影像学中的X线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X线机的核心部件-X线管,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X线能。它主要应用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装置(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等。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CR、DR、DSA等设备上使用的X线管均为进口,国内尚无此类X线管制造技术。现有进口技术的不足之处是:
A、真空度不良,使用寿命短;
B、旋转阳极易发生故障;
C、散射线多;影像有伪影;且对人体有辐射危害。
D、兼容性差。
E、曝光时,只有不到1%的电子束能转换为X线能,约99%的电子从靶面反射和释放出来,这部分电子称为二次电子。它有害无益,会产生非焦点散乱X线,使成像出现伪影,且对人体有辐射危害。
F、转子一端与转轴相连,另一端与玻壳相连。并通出管外,与管套固定用。由于尺寸是固定的,所以它只能与相配套的管套使用是一对一的关系。不能与其他任何厂家、任何管套型号相配套。
G、由于转子的运动平衡、转子轴承磨损及热传导等问题,会造成旋转阳极抱死等故障。
H、因玻璃壳与阴、阳两极的金属膨胀系数不同,所以当电子轰击阳极靶面时,所产生的X线能和热能使管内温度升高,而造成结合部位玻璃裂缝或碎裂,致使玻壳漏气。导致真空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
鉴于国内技术空白,国外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对产品结构进行了革命性改进,旋转型大容量大功率X线管填补了这项技术空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旋转型大容量大功率X线管是由阳极、阴极和玻壳三部分组成。阳极和阴极分别置于玻壳两侧内部。其中:
玻壳一侧的阳极是由靶盘、转子和阳极可伐圈组成。靶盘固定在转子的转轴顶端中心。靶盘为双层结构,以钼基或石墨基为底层,上层覆盖铼钨合金靶面。阳极可伐圈一端与转子内的转子轴承衬套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玻壳的玻璃焊接。转子底部留有一个内螺纹口,通向管外,内螺纹口外接阳极固定螺栓。
玻壳另一侧的阴极是由阴极头、阴极环、阴极帽、阴极筒、阴极杯和阴极可伐组成。阴极头位于玻壳内的偏心部位,在阴极头内装有阴极灯丝。阴极头后部固定有阴极环,阴极头的前部固定有阴极帽。在阴极帽前的玻壳中心部位为阴极筒,阴极筒外固定有阴极杯。阴极头、阴极筒一起固定在托盘上。阴极可伐一端与阴极筒固定,另一端与玻壳的玻璃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玻壳采用熔点高、绝缘强度大、膨胀系数小的玻璃制成,玻壳一端与阴极可伐焊接,另一端与阳极可伐圈焊接。采用可伐结构焊接,是因为可伐材质与玻璃膨胀系数相近,可避免因温度变化而造成结合部玻璃裂缝或碎裂。达到保护玻壳,提高真空度的目的。
2、阴极采用可伐结构及添加消气剂可提高真空度,使X线管性能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3、靶盘为双层结构,其密度小、热容量大、重量轻、散热快,有效地提高了X线管连续负荷能力,使X线管达到大功率、大容量、小焦点之目的。可使成像质量更清晰。
4、阳极采用一体转子轴承设计并特殊润滑处理可提高动平衡,使转速达到8,500转/分至10,000转/分。且转子不易抱死。
5、阳极独特的内螺纹口固定结构及可伐结构,阳极部采用阳极头铜体底部留有一个内螺纹口,通向管外的结构,是X线管与管套固定用的。内螺纹口可外接任意阳极固定螺丝与任何国内外厂家、任何管套型号相匹配。由此达到兼容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阳极固定螺栓,2阳极可伐圈,3玻壳,4转子,5靶盘,6钼螺母,7阴极环,8转子轴承,9阴极头,10阴极帽,11阴极筒,12阴极杯,13托盘,14阴极可伐,15公共端,16引线,17真空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旋转型大容量大功率X线管是由阳极、阴极和玻壳三部分组成。阳极和阴极分别置于外壳3两侧内部。其中:
一、阳极是由靶盘,5、转子4、转子轴承8、阳极可伐圈2等组成。其作用是吸引电子和加速电子,并使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阳极靶面受急剧阻止产生X线,同时把产生的热量传导或辐射出去,也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军,未经王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1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