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健身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2060.8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5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嘉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嘉进 |
主分类号: | A43B5/00 | 分类号: | A43B5/00;A43B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3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健身鞋。
背景技术
人们普遍穿着使用的运动鞋的鞋底面除了鞋底的花纹、防滑纹外均呈水平状,人们在穿着这种运动鞋的时候,鞋底的脚尖部位和脚跟部位均能完全贴合地面,让使用者行走起来感觉舒适。但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因为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肥胖,人们多会通过大运动量的运动来达到健身的目的,而像平时的走路、散步等运动则达到很明显的健身效果,这是因为目前很多运动鞋的鞋底底面设计均采用水平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运动鞋在行走时健身效果不明显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健身鞋,它能让使用者在行走时感觉到人体的重心向前移,脚部的支撑力量会转移到脚尖,这样使用者在行走时就会自觉地增加腿部的力量,就像踮着脚尖走路一样,从而达到简单的行走也能健身的目的,健身效果明显好于使用普通运动鞋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健身鞋,它主要包括鞋面、鞋垫和鞋底,其结构特征在于,鞋面与鞋底固定连接,鞋垫从鞋面上的开口插入鞋面内并置放于鞋底的顶面;鞋底的底面呈弧形,即从鞋底底面的中部分别向脚尖部和脚跟部逐渐向上翘起并作弧形延伸;鞋底的后脚跟部位设置有气垫,以达到减震的目的;鞋底的底面设置有多排耐磨点,其中以位于鞋底底面中部的这一排耐磨点为基准,其它几排耐磨点则分别向脚尖部和脚跟部作弧形分布。位于鞋底底面中部的耐磨点与鞋底底面脚尖部的端点所形成的直线距离与水平线形成10°-30°的倾斜,位于鞋底底面中部的耐磨点与鞋底底面脚跟部的端点所形成的直线距离与水平线形成15°-35°的倾斜。
鞋垫的前脚掌中部设置有一向上凸起的按摩点,这样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促使使用者在行走时人体重心的前移,从而帮助使用者尽可能多地利用脚前掌来着地行走,从而尽可能多地消耗人体多余的热量,以达到健身的最终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方便,健身效果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健身鞋,它主要包括鞋面1、鞋垫3和鞋底2,其特征在于,鞋面1与鞋底2固定连接,鞋垫3从鞋面1上的开口11插入鞋面内并置放于鞋底2的顶面。
鞋底2的底面呈弧形,即从鞋底2底面的中部分别向脚尖部和脚跟部逐渐向上翘起并作弧形延伸。鞋底2的后脚跟部位设置有气垫22。鞋底2的底面设置有多排耐磨点21,其中以位于鞋底2底面中部的这一排耐磨点21为基准,其它几排耐磨点则分别向脚尖部和脚跟部作弧形分布。位于鞋底底面中部的耐磨点21与鞋底2底面脚尖部的端点所形成的直线距离与水平线形成了15°的倾斜,位于鞋底底面中部的耐磨点21与鞋底2底面脚跟部的端点所形成的直线距离与水平线形成了20°的倾斜。鞋垫3的前脚掌中部设置有一向上凸起的按摩点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嘉进,未经黄嘉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2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绑缚式可分离登山防滑鞋底
- 下一篇:一种高效型数控压铸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