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通过血液的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2430.8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国;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耀国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血液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可通过血液的球囊导管,主要应用于血管球囊扩张术。
背景技术
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动脉狭窄阻塞,如果狭窄的部位细小,可以采用动脉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即将带球囊的导管置入血管,扩张狭窄的动脉,而无需进行大型的心脏外科手术。这种导管一般有两个中空通道,其首端带有一个球囊,导管的末端设有Y形接口。Y形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导管内的两个通道与球囊和穿过球囊的导管的末端相通。导管的两个通道分别用于通过导丝和向球囊加压,利用膨胀的球囊扩张动脉的狭窄处,达到治疗的目的。上述治疗过程中,当球囊膨胀后在扩张血管的同时,完全阻断了远端组织的供血,导致远端组织缺血,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引发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血液的球囊导管,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通过血液的球囊导管,包括Y形接口、导管和球囊,Y形接口的两个顶端为加压接口和导丝接口,Y形接口的底端与导管的首端连接,导管的末端穿过球囊;该导管内设有加压通道和导丝通道,Y形接口的加压接口通过导管内的加压通道与球囊相通,Y形接口的导丝接口与导管的导丝通道相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囊两端设有与其两端贯通的血液通道。
所述的导管设在球囊的轴心,多个所述的血液通道设在导管的周围。
所述的导管设在球囊内的一侧,一个所述的血液通道设在导管的旁边。
所述的导管设在球囊的轴心,两个所述的血液通道设在导管相对的两侧。
在所述导管的位于球囊的远离导管末端的管壁上设有与导丝通道相通的血液导通口,该血液导通口至导管末端的导丝通道作为所述的血液通道。
在所述球囊的外表面涂覆有麻醉或/和防止再狭窄药物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在球囊两端的血液通道可以在动脉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的同时,为血液提供通道,使血液基本能够正常循环,不会阻断远端组织的供血,消除了手术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球囊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实施例之一);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球囊的第二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球囊的第三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球囊的第四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球囊的第五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0,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通过血液的球囊导管,包括Y形接口1、导管2和球囊3,Y形接口1的两个顶端为加压接口11和导丝接口12,Y形接口1的底端与导管2的首端连接,导管2的末端穿过球囊3(球囊3包围在导管2末端的外围)。该导管2内设有加压通道21和导丝通道22,Y形接口的加压接口11通过导管2内的加压通道21与球囊3相通(在球囊3内的导管2的管壁上设有与加压通道21相通的通气口23),Y形接口1的导丝接口12与导管的导丝通道22相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囊3两端设有与其两端贯通的血液通道4,该血液通道4包括以下几种结构。
参见图2-图4,该实施例的导管2设在球囊3的轴心,多个血液通道4沿圆周分布在导管2的周围。导管2内分隔为加压通道21和导丝通道22,加压通道21在球囊3内封闭,并通过管壁上的通气口23与球囊3内部相通。而导丝通道22一直延续到末端。
参见图5-图6,该实施例的导管2设在球囊3内的一侧(导管2一侧的管壁可与球囊3的一侧相互连接),在导管2的旁边设一个内径较大的血液通道4。
参见图7-图8,该实施例的导管2也设在球囊3的轴心,两个血液通道4设在导管2相对的两侧,两者相邻的一侧可以相互连接。导管2内的加压通道21和导丝通道22可以同轴心设置,设在这样可以在加压通道21两侧都设有通气口23与球囊3内部相通。
参见图9,该实施例在导管2的位于球囊3的远离导管末端(图9中球囊3的左端)的导管2的管壁上设有与导丝通道22相通的血液导通口24,该血液导通口24至导管2末端的导丝通道22作为血液通道4(导丝与血液共用通道)。
参见图10,该实施例在导管2的位于球囊3的内侧设置血液通道4,两端有侧孔24(导丝通道22与血液通道24相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耀国,未经杨耀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2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