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科手术用直线型缝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2537.2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裴永旺;舒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手术 线型 缝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直线型缝切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用直线型缝切器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中用于伤口缝合、内部组织缝合与切割,典型的直线型缝切器如美国专利US5129570所揭示,具有缝合与切割两个功能,在进行伤口缝合的同时,将多余的组织切除。该类直线型缝切器一般包括上、下两个钳夹,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设于钉仓内并可同时相对所述钉仓移动击发片和切刀,所述切刀固定于一推刀杆的远端,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击发片和推刀杆移动的推钮。所述钉仓内排列设置有缝合钉,所述击发片依次按顺序推动推钉片并将缝合钉推向钉砧,所述切刀将位于钉仓和钉砧之间的组织切断。
现有的直线型缝切器为确保手术时能够先缝合后切割组织,都设计成推动推钮时,击发片会先随推钮一起前进一段距离进行缝合,然后推刀杆才被向前推动进行切割。所以现有的推刀杆在其近端设置一段空档,保证先让击发片向前移动一段与推刀杆上空档相同的距离,然后再与推刀杆一起向前移动。
现有的器械在封装时,钉仓上设置有护钉片,一方面保证缝合钉被保持在钉仓内,另一方面,护钉片抵住刀刃,使切刀在非使用状态下位置是固定的。但是现有的器械在未使用前,只有护钉片在起保险作用,那么推钮在被意外向前推动时,击发片可以向前移动一段距离,移动的距离就是设置在推刀杆上空档的长度,导致器械还未被正式使用,钉仓中近端的几颗缝合钉就被推出,直到推钮穿过空档与推刀杆一起前进,而受到护钉片的阻挡,才会停止向前移动。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器械就被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保险机构的直线型缝切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外科手术用直线型缝切器,包括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下钳夹,枢轴设于下钳夹上并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相对设置在上、下钳夹远端的钉砧和钉仓,以及用于击发的推钮,所述推钮连接并推动一滑块,所述直线型缝切器还包括一个用于卡接所述滑块的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一个释放钮,所述释放钮上滑动设有倒钩形的拨动块,所述滑块内设有与所述拨动块配接的卡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释放钮与拨动块之间为燕尾槽结构配合。
优选的,所述释放钮与下钳夹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释放钮在初始位置时卡接于所述下钳夹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用直线缝切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用直线缝切器的爆炸示意图,省去了部分元件。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用直线缝切器处于初始位置时,释放钮与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用直线缝切器处于工作位置时,释放钮与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用直线型缝切器的保险机构。与现有技术一致,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科手术用直线型缝切器包括塑料外壳1,可相互闭合或打开的上钳夹2和下钳夹3,枢轴设于下钳夹上并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6,上钳夹2的远端设有钉砧4,下钳夹3的远端设有钉仓5。当然,上下钳夹的位置可以互换,本实用新型为了表达清楚才如此定义。
所述下钳夹3为∪形,其内可滑动地设有击发片7、推刀杆8和位于推刀杆8远端的切刀(未示出),分别用于击发推钉片和切割组织。所述上钳夹2和下钳夹3的近端设有驱动所述击发片7和推刀杆8移动的推钮9,所述推钮9连接并推动一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击发片7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与推刀杆8滑动连接,具体为:所述推刀杆8上设于一滑动配接于所述滑块10内部的一个长槽中的导柱11,所述推刀杆上还设有一个远离导柱的台阶12,所述导柱11和台阶12之间为空档13。
推动推钮9时,击发片7会先随推钮9一起前进一段与推刀杆8上空档13相同的距离进行缝合,然后推钮9再推动推刀杆8和切刀一起前进进行切割,即所述滑块的端面14驱动台阶12使所述推刀杆8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2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生理监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与电脑配套使用的小动物血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