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废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3231.9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严振宇;权小军;孙兰萍;韩会林;王为周;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废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输送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储罐、槽车、油罐车、油轮、槽船等在储运和卸载汽油或其它烃类、脂类等挥发性气体时使用的集成式废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轻组分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销售及其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有一部分较轻的液态组份汽化,排入大气,造成油品的损耗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据第四届国际石油会议报道,在英国,油品从井场经炼制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中,油品损耗的数量约占原油总产量的3%。我国对11家主要油田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从井口开始到矿场原油库,矿场油品损耗量约占采油量的2%,其中井站库的蒸发损耗量约占总耗量的32%,从炼油厂生产装置到装车外运过程的损耗为0.5%,再加上石油公司经营储运过程中的蒸发损耗,我国的总损耗量约为3%。以往的设备许多焊接等工作量是在客户现场完成,化工企业均为防爆要求,因此工作难度大,工作场合安全措施要齐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整体设计安装的集成式废气回收装置。可以节省现场设计和现场施工量,缩短项目工期,避免现场焊接提高了现场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装卸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集成式废气回收装置,其特点是:设有集成式框架,在框架内设置有油气回收总管、加压鼓风机组、气液分离器、吸附塔、真空泵、水冷式换热器、循环制冷机组、回收罐及排液泵组,吸附塔设置在框架的前部,在吸附塔一侧的框架通过侧部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加压鼓风机组设置在侧部隔板以下的框架内,气液分离器及循环制冷机组设置在侧部隔板的上部,吸附塔后部的框架通过后部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真空泵、回收罐及排液泵组设置在后部隔板以下的框架内,换热器设置在后部隔板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吸附塔并排设有左右两个,左右吸附塔的顶部与排气机构相接,左右吸附塔的底部与油气分配机构相接,油气分配机构包括油气进管和油气出管,油气进管分别通过左右吸附控制阀与左右吸附塔的底部相接,油气出管分别通过左右脱附控制阀与左右吸附塔的底部相接,油气进管的外端与气液分离器出口相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通过加压鼓风机组与油气回收总管相接,气液分离器的底部通过排液阀与回收罐相接,油气出管通过真空泵与水冷式换热器相接,水冷式换热器的出液管与回收罐相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真空泵与油气分配机构之间的油气出管上装有电动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回收罐的顶部设有尾气回收管,尾气回收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油气回收总管、加压鼓风机组、气液分离器、吸附塔、真空泵、水冷式换热器、循环制冷机组、回收罐、排液泵组及工艺管线集成为一体,安装在一个专用的框架结构内,该套装置在出厂前进行仪表及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实现了整体设计、整体安装、整体调试的目的。设备到达用户装卸现场后,只需连接地角螺栓、工艺管线、供电线路和通讯线路后,经过简单的调试即可直接投入使用,可以节省现场设计和现场施工量,缩短项目工期,避免现场焊接提高了现场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装卸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布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集成式废气回收装置,设有集成式框架,在框架内设置有油气回收总管1、加压鼓风机组21、气液分离器2、吸附塔、真空泵14、水冷式换热器15、循环制冷机组16、回收罐18及排液泵组17,吸附塔设置在框架的前部,在吸附塔一侧的框架通过侧部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加压鼓风机组设置在侧部隔板以下的框架内,气液分离器及循环制冷机组设置在侧部隔板的上部,吸附塔后部的框架通过后部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真空泵、回收罐及排液泵组设置在后部隔板以下的框架内,水冷式换热器设置在后部隔板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3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式变压吸附废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多色码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