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用二次线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3539.3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凯;黄益华;王朴;戴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器用 二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用二次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开发适合于不同油箱结构的二次走线槽结构。走线槽结构为集中汇拢走线,从仪表接口经线槽到端子箱整个为封闭结构,避免了控制电缆日晒雨淋以及不受小动物的侵害;另外可根据电缆出线的多少设计线槽截面。
按设计要求和保护方式,用导线及控制电缆将二次设备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低压、小电流的二次回路(也称二次接线)。它反应一次系统的工作状态,控制一次系统,并在其发生异常时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迅速处理,或使故障部分立即从系统中退出工作。可见,二次回路直接为承担变配电任务的主设备服务,给变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由于二次回路对一次设备的重要性,我们对二次线槽在变压器油箱上如何布线作了专门的研究。原有线缆布置密封不严,安装不方便,线缆直接暴露在外面,也不美观。没有考虑线缆与仪表的连接。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构思了变压器二次回路走线槽的设计思路,定型为集中汇拢布置走线的结构形式,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加以设计、计算。
走线槽设计关键在于如何集中汇拢,如何实施对仪表接口的连接,如何选用金属软管及其夹持;线槽结构尺寸的确定以及线槽的固定;电缆的选用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用二次线槽,从仪表接口经线槽到端子箱整个为封闭结构,避免了控制电缆日晒雨淋以及不受小动物的侵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用二次线槽,包括底板、自底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侧板、与底板相对设置并与侧板螺栓连接的盖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贯穿孔,通过该贯穿孔,所述二次线槽与软管连接,所述贯穿孔的直径与软管接口直径相等。
所述二次线槽之间通过连接板以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二次线槽可以由方形线槽、转角线槽或三通线槽任意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用二次线槽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二次线槽,二次设备的线缆完全封闭地连接到变压器端子箱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形形状的二次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角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二次线槽的一种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用二次线槽包括底板1、自底板1相对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侧板3、与底板1相对设置并与侧板3螺栓连接的盖板。底板1上设置有贯穿孔11,通过该贯穿孔11,所述二次线槽与软管连接,所述贯穿孔11的直径与软管接口直径相当,二次线槽之间通过连接板9(如图4和图5所示)以螺栓固定连接,这样,二次设备的线缆首先通过软管进入二次线槽内部,最终进入到变压器的端子箱内。
根据变压器上走线的形式,所述二次线槽可以由方形线槽(如图1所示)、转角线槽(如图3所示)或三通线槽(如图2所示)任意组合而成,所述二次线槽设置有与变压器油箱底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孔,二次线槽与变压器油箱通过安装孔以螺栓连接。
所述线槽的一端安装有线槽封板用于封闭二次线槽使二次线槽将二次设备的线缆完全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3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初、次级耦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数字电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