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3698.3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9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林波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渗 安全 性能 中空 真空 玻璃 | ||
技术领域
一种中空及真空玻璃,特别是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的基本结构都是将两片玻璃板隔开一定的间隙并将其周边密封而构成。所不同的是,中空玻璃的间隙中充有长期保持干燥状态的气体,而真空玻璃的间隙中为真空状态。
决定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隔热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为关键的工艺技术就是其周边的密封材料、密封结构和密封方式。
中空玻璃的密封材料为塑胶粘结剂,它将两片玻璃板的周边粘结密封。在玻璃板与密封材料之间存在一个粘结接触面,如果这个接触面处理不好,外界大气中的水分就会通过接触面的边缘逐渐渗透到中空玻璃中。这也就是造成大量中空玻璃失效的原因。
传统真空玻璃的密封材料为低熔点玻璃钎料,它在5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可与玻璃板融为一体,从而可有效防止外界空气的渗透。但是,由于这种低熔点玻璃钎料为脆性材料,在真空玻璃(尤其是尺寸较大的真空玻璃)的焊接、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龟裂,从而造成真空玻璃的失效。
另有一种真空玻璃的密封材料为热熔胶片,它将两片玻璃板的周边粘结密封。同样,在玻璃板与密封材料之间存在一个粘结接触面。如果这个接触面处理不好,外界大气就会通过接触面的边缘迅速渗透到真空玻璃中。即使这个接触面处理得很好,也很难防止外界大气通过接触面的边缘和热熔胶片自身缓慢渗透到真空玻璃中,造成真空玻璃在使用很短的一段时期后失效。
另外,决定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为安全玻璃的主要结构特征是:用来组成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的两侧玻璃板须为钢化玻璃或夹胶玻璃,而夹胶玻璃比钢化玻璃的安全性能要好得多。但问题是,至少需用4片玻璃板才能制造出一片夹胶安全中空玻璃或夹胶安全真空玻璃。不仅工艺复杂、制造成本很高,而且制品的重量很大,会及大地增加运输和安装费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其结构特征是:这种中空及真空玻璃的密封材料为热熔胶或热熔胶片,在整个中空及真空玻璃侧端面上覆盖有一层或数层金属镀层,这种金属镀层将中空及真空玻璃侧端面上暴露于大气中的玻璃板表面、密封材料表面以及玻璃板与密封材料之间的接触面边缘整体覆盖,形成无隙密封结构,从而达到制品的防渗目的。这种金属镀层可采用业已成熟的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的镀膜方法实现。在金属镀层之间及外金属镀层表面上涂有涂料,以提高金属镀层牢固度和防止其氧化。这种金属镀层的材质可用铝、铜等,涂料的材质可用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
用来组成中空及真空玻璃的两侧玻璃板可以使用普通玻璃、钢化玻璃(传统的真空玻璃无法用钢化玻璃制作)或一种新型夹胶玻璃。这种新型夹胶玻璃由一片玻璃板和一片塑胶膜片夹胶构成(传统的夹胶玻璃由两片玻璃板夹胶构成)。这种新型夹胶玻璃不仅厚度薄、重量轻,而且其抗冲击强度比传统的夹胶玻璃要强很多。它不仅具有一般的安全性能,还具有一定的防暴功能。
上述新型夹胶玻璃中的夹胶可采用PVB、EVA、PU、SIS等热熔胶及胶片;新型夹胶玻璃中的塑胶膜片可采用BOPET、PET、PC等。
另外,传统真空玻璃大都采用微薄的不锈钢片作为隔离支撑点,不仅造价高、布点困难、且不透明。本发明采用透明的塑胶片(如PET、PC等)作为其真空玻璃的隔离支撑物,并用冲模的方法冲制并分布在玻璃板上。
这种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真空玻璃,其制作工艺与传统真空玻璃的制作工艺不同。其抽气、抽口封闭、金属镀膜封边等工序均在真空镀膜室内、常温下一次性完成。不仅工艺简单、节能且可大规模生产。
与传统的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相比,这种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的优点在于:制造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成本低、重量轻、厚度薄、使用寿命长、抗冲击强度以及保温隔音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第二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第三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4是具有防渗和安全性能的中空及真空玻璃第四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林波,未经徐林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3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组合烟道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灯弯脚机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