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玻璃二次成型半自动压机底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3822.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5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达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12 | 分类号: | C03B1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玻璃 二次 成型 半自动 压机底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成型半自动压机底炉,具体是指一种光学玻璃二次成型半自动压机底炉。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通常使用半自动压机底炉进行二次成型加工,目前市场上的半自动压机底炉的出口裸露在外,从而使经过半自动压机底炉加热后的光学玻璃从半自动压机底炉中取出再进入下道工序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后被冷却,从而影响下道工序的工艺流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市场上的半自动压机底炉的出口裸露在外,从而使经过半自动压机底炉加热后的光学玻璃料胚在输送至下道工序的过程中过快冷却,以至于影响下道工序加工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能实现保温效果,减缓加热后的玻璃料胚冷却速度的光学玻璃二次成型半自动压机底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光学玻璃二次成型半自动压机底炉,主要由内部具有加热腔体且侧壁设有出口的炉体组成,在所述炉体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出口连通的保温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外壳为两端开口且内部具有通孔的柱体结构,且其一端开口与所述出口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外壳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其通孔的横截面也为矩形。
为了确保效果,所述保温外壳由保温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出口上设有保温外壳,以防止从炉体中输送出来的加热后的光学玻璃料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过快冷却,从而达到保温效果,为后续加工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炉体,2—保温外壳,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炉体1组成,所述炉体1内部具有加热腔体,光学玻璃料胚则在该炉体1的加热腔体中进行加热。为了实现玻璃料胚的正常输出,在炉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且出口的形状与玻璃料胚载体的形状相似,为矩形。
为了在炉体外部实现一定的保温效果,以降低从炉体1中输出的光学玻璃料胚的冷却速度,在所述炉体1外部还设有与出口连通的保温外壳2。该保温外壳2由保温材料制作而成,其横截面形状与出口形状相似,也为矩形。为了保证玻璃料胚的正常输出,在该保温外壳2内部开设与出口连通的矩形状的通孔3,如此使保温外壳2的两端、内部连为一条通道,从出口输出的玻璃料胚进入该通道被传输到后续工序中,如此便避免了玻璃料胚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过快冷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保温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达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达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3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压延玻璃用分体式唇砖
- 下一篇:基于伺服电机的全自动压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