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自动煎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4120.X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6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姿;邓俊娟;于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姿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药自动煎壶。
背景技术
中药在煎制过程中为使其药效成分充分溶出需要掌握好煎制的火候、时间,目前煎制中药常见的是采用普通的煎壶或煎锅进行煎制,该煎制方式一是药材直接接触煎制器材的底部,容易造成药材焦化、粘结,降低了药材的药效;二是时间火候不易掌握,中药煎制需要先武火后文火,因此煎制过程需要专人精心看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自动煎壶,以达到无需专人看管、自动完成中药煎制过程的技术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中药自动煎壶,包括一带盖的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在壶口内部的壶体壁上设有环形支撑台,一中药盛放腔通过该支撑台悬挂于壶体中央,该中药盛放腔的腔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壶体的底部设有加热盘,加热盘中设有加热丝,在煎壶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及液位传感器,加热丝、温度传感器及液位传感器与壶体外部的电器控制盒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中药煎壶由于将中药材在壶内悬空煎制可以防止药材的焦化、粘结,在壶内加装温度及液位传感器,可以通过外部的电气控制盒自动控制加热的方式、时间及所煎制的药汁量。该中药自动煎壶使用时无须专人看护,自动完成中药的煎制,具有使用方便、智能化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控制图。
图中,1、壶体,2、壶盖,3、支撑台,4、中药盛放腔,5、通孔,6、加热盘,7、加热丝,8、温度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10、电气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中药自动煎壶,包括一壶体1,壶体开口处带有壶盖2。
如图1所示,壶体1在壶口内部的壶体壁上设有环形支撑台3,一中药盛放腔4通过该支撑台3悬挂于壶体中央,该中药盛放腔4的腔壁上设有多个通孔5。
如图1所示,该壶体的底部设有加热盘6,加热盘6中设有加热丝7,在煎壶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及液位传感器9,加热丝、温度传感器及液位传感器与壶体外部的电器控制盒10电连接。
图2示出了该中药煎壶加热丝7、温度传感器8及液位传感器9与电气控制盒10的连接。
如图2所示,加热丝7通过导线L1、L2供电,温度传感器8及液位传感器9将信号送至电气控制盒10,由电气控制盒10控制供给加热丝R7电压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温度传感器为微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选用静压投入式液位传感器。
该中药自动煎壶的工作过程为:将中药材放入中药盛放腔4中,壶内加水至没过中药材为准,浸泡20-40分钟后,通电加热,此时电气控制盒10送至加热丝7的供电电压为220V,加热丝7满功率加热,即通常所说的武火煎药,当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壶内水温达到100℃后,输出信号至电气控制盒10,电气控制盒10将供给加热丝7的电压降至110V,加热丝7持续加热,但加热功率大大降低,即通常所说的文火煎药,加热丝7加热直至液位传感器9检测到壶内药汁量达到规定量时,液位传感器9送信号至电气控制盒10,由电器控制盒10切断加热丝的供电电压,中药煎制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姿,未经李英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4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