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5448.3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郝瑞东;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洲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3/06 | 分类号: | F02M5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嘴 加热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乙醇汽车助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新型节能材料采用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替代能源。2000年,燃料乙醇项目启动时中国“十五”十大重点工程。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乙醇作为内燃机代用燃料有以下优点:(1)辛烷值高(110左右),可以代替目前正在使用的无铅抗爆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乙醇无毒,对环境无危害,而甲基叔丁基醚则被怀疑会影响污染地下水和致膀胱癌等;(2)乙醇是含氧燃料,蒸发潜热高,发动机燃用乙醇可以实现无烟排放,并能大幅度降低CO排放,HC,NO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火花点火发动机可以燃用纯乙醇或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
在以上介绍的新能源汽车中拥有这些优点,但是现在的技术没有助燃措施,导致汽车启动困难。现有的技术是汽车启动时不加PWM脉冲调制控制装置,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无法依靠自动化装置控制汽车喷油嘴的温度,喷油嘴由共轨油管供应燃油。喷油嘴的开启时间由发动机管理单元(ECM)获取的输入 信号决定,这些输入信号来自于各种传感器,不易控制。启动怠速不稳,机脚胶在震,油耗高,启动困难。
发明内容
现在新能源乙醇汽车没有助燃措施,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启动快速稳定、制造成本低的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其由外壳与电路板组成。电路板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装置、反馈装置、加热装置。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装置包括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的85脚,其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接收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装置波形。所述的反馈装置包括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的86脚,发动机控制单元ECU通过反馈电路从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的86脚读取反馈电压来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加热。所述的加热装置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的脉冲频率和周期来控制加热温度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为方体外壳,方体外壳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其电路板在方体外壳内靠近封闭的那一端,方体外壳开口的一端通过灌胶后保护着电路板,同时引出五个引脚,便于连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该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接受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装置脉冲,同时也能输出一个对应的PWM脉冲波形,通过控制PWM的脉冲宽度和时间来控制加热温度,同时发动机管理单元ECU从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读取反馈电压来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加热,从而帮助汽车快速稳定启动,极大地提高了燃料经济性和减少污染排放。针对这一装置,为了方便与外部电路连接,设置了一个方体外壳。方体外 壳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其电路板在方体外壳内靠近封闭的那一端,方体外壳开口的一端通过灌胶后保护着电路板,同时引出五个引脚,便于连接控制。使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具有小巧,可手持、控制精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各个引脚的意思如下所示:
30: 30脚为电源端
87a: 87a脚为接地端
85: 85脚为发动机控制模块接线端
87: 87脚为给喷油嘴加热端
86: 86脚为反馈端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其引脚与附图1的引脚相同,引脚意思也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喷油嘴加热控制装置,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装置、反馈装置、加热装置。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装置包括对发动机管理单元ECU接受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装置脉冲。反馈装置包括反馈电压来判断系统是否正常 加热。
以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洲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洲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5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点火线圈
- 下一篇:电站过滤柴油杂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