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对弧焊接交流相位同步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5867.7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67 | 分类号: | B23K9/067;B23K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焊接 交流 相位 同步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氩弧焊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面对弧焊接交流相位同步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铝及铝合金罐体、槽车等焊接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双面对弧焊工艺来进行罐体的对接,即两台焊接电源同步从正反面使用交流氩弧焊实施对弧焊接;这种工艺具有焊透性好,双面一次成型,效率高等优点。由于两台焊机在同一工件上焊接,必须保证两台焊机的输出频率、相位和占空比一致,否则就会在两台焊机上形成回路,能量无法全部作用于工件上,造成电弧相互干扰,甚至不能焊接。为了确保两台焊机的输出实现同步,目前采用的一种方案是加装同步控制器来控制两台焊机的相位,另一种方案是用一台焊机控制另一台焊机的相位。
由于焊接施工现场一般比较凌乱,焊机的焊接线缆和控制线缆又比较多,经常缠绕在一起,在焊机或工件挪动时会比较麻烦,更容易造成电缆的损坏,所以两台焊机之间的线缆越少越好。同时,由于氩弧焊机内部具有高频高压起弧装置,以及焊接场所的干扰源很多,在双机通信时,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对弧焊接交流相位同步的控制电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连线少,使用方便,可独立调整,互不干扰;避免了某些焊机需要在同步模式和独立模式之间切换的麻烦,减小了焊工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难度。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面对弧焊接交流相位同步的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方波氩弧焊机一(100)的控制单片机一(104)、反馈电流传感器一(103)、开关器件二(102)、开关器件一(101)及交流方波氩弧焊机二(200)的控制单片机二(204)、反馈电流传感器二(203)、开关器件四(202)、开关器件三(201),所述控制单片机一(104)上设有起弧信号一(108)、外部中断一(109)和外部中断二(110)、地线一(111);所述控制单片机二(204)上设有起弧信号二(208)、外部中断三(209)和外部中断四(210)、地线二(211),所述起弧信号一(108)、同时与外部中断一(109)、外部中断四(210)接通,所述起弧信号二(208)同时与外部中断二(110)、外部中断三(209)接通,地线一(111)与地线二(211)接通。
进一步,所述起弧信号一(108)上串联的光耦器件一(11)和外部中断一(109)上串联的光耦器件二(12)相连后,再与外部中断四(210)上串联的光耦器件六(23)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起弧信号二(208)上串联的光耦器件四(21)和外部中断三(209)上串联的光耦器件五(22)相连后,再与外部中断二(110)上串联的光耦器件三(13)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起弧信号一(108)上串联限流电阻R11后再串联到光耦器件一(11)的1脚,所述光耦器件一(11)的4脚通过上拉电阻R12接入15V电压。
优选地,所述外部中断一(109)上串联光耦器件二(12)的4脚,同时,光耦器件二(12)的4脚上还通过上拉电阻R13接入5V电压。
优选地,所述外部中断二(110)上串联光耦器件三(13)的4脚,同时,光耦器件三(13)的4脚上还通过上拉电阻R14接入5V电压。
优选地,所述起弧信号二(208)上串联限流电阻R21后再串联光耦器件四(21)的1脚,所述光耦器件四(21)的4脚通过上拉电阻R22接入15V电压。
优选地,所述外部中断三(209)上串联光耦器件五(22)的4脚,同时,光耦器件五(22)的4脚上还通过上拉电阻R23接入5V电压。
优选地,所述外部中断四(210)上串联光耦器件六(23)的4脚,同时,光耦器件六(23)的4脚上还通过上拉电阻R24接入5V电压。
更优选地,所述光耦器件一(11)的4脚与光耦器件二(12)的1脚并联后与光耦器件六(23)的1脚连接,所述光耦器件三(13)的1脚连接光耦器件四(21)的4脚、光耦器件五(22)的1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对弧焊接交流相位同步的控制电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外置同步控制器,只需一根三芯的电缆即可,极大限度地减少焊机间的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5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饮水功能的腕环
- 下一篇:改进的铝车轮旋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