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送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5937.9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2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严良文;黄至辉;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冠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特别涉及智能型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服务业的兴起,餐饮业也不断膨胀,顾客对餐厅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餐厅管理者开始将眼光转向日益成熟的机器人市场,以期降低服务成本,实施规范服务。在市场上尚没有见到成熟的商业化的送餐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智能型送餐机器人,来完成送餐任务,降低服务成本,实施规范服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型送餐机器人,其结构要点在于它包括行走送餐车、微电脑控制器、马达、电源、测距传感器、巡迹传感器、按钮,微电脑控制器、马达、电源、测距传感器、巡迹传感器、按钮固定于行走送餐车上,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马达、电源、测距传感器、巡迹传感器、按钮电连接,行走送餐车的下方装有行走轮,马达与行走轮相连,马达与电源相连,测距传感器、巡迹传感器将数据传给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控制马达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检测巡迹传感器的信号感知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测距传感器感知自己的行走路线上是否有障碍,通过程序控制来完成送餐小车到达指定的餐桌,为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
具体可设计成行走送餐车由车体、送餐托盘、行走轮组成,车体为层式框架结构,送餐托盘放置在车体的框架中,微电脑控制器、马达、电源、测距传感器、巡迹传感器固定于行走送餐车的车体的下层,按钮固定于行走送餐车的车体的上方。可根据具体需要来制作层数,送餐托盘的活动安装方式有利于加快送餐速度。
车体还装有扬声器,微电脑控制器内存有语音模块,微电脑控制器与扬声器电连接,并控制扬声器,有了发声装置,增加了机器人的仿真度,并提供了更多的人机信息沟通渠道。
车体还装有声光报警器,微电脑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电连接,并控制声光报警器。能提醒人们避让,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电源为可充电电源。方便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微电脑控制器,通过巡迹传感器感知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测距传感器感知是否在行走路径上有障碍物,并将相应的信息传送给微电脑控制器, 微电脑控制器在通过程序来控制送餐车的行走或者停止,送餐车行走路径上有人或者其它障碍物时,它就会自动停止下来,并用语音提示人们避让,若多次提醒无效,则发出声光报警,让智慧型送餐机器人可以在设计的通道上行走、避障,从而完成送餐任务。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具有成本低,维护量小的特点,易于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 1送餐车 2 微电脑控制器 3马达 4电源 5 扬声器 6 测距传感器 7 送餐托盘 8行走轮 9 巡迹传感器 10 声光报警器 11按钮 12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实用新型,对下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改,添加和替换都是可能的,都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型送餐机器人, 它包括行走送餐车1、微电脑控制器2、马达3、电源4、测距传感器6、巡迹传感器9、按钮11、扬声器5、声光报警器10,行走送餐车1由车体12、送餐托盘7、行走轮8组成,微电脑控制器2、马达3、电源4、测距传感器6、巡迹传感器9、按钮11固定于行走送餐车1上,具体而言微电脑控制器2、马达3、电源4、测距传感器6、巡迹传感器9固定于行走送餐车1的车体12的下层,按钮11固定于行走送餐车1的车体12的上方。微电脑控制器2分别与马达3、电源4、测距传感器6、巡迹传感器9、按钮11、扬声器5、声光报警器10电连接,行走轮8装于行走送餐车1的下方,马达3与行走轮8相连,马达3与电源4相连,测距传感器6、巡迹传感器9将数据传给微电脑控制器2,微电脑控制器2内存有语音模块,微电脑控制器2控制马达3、扬声器5、声光报警器10工作。车体12为层式框架结构,送餐托盘7放置在车体12的框架中,电源4为可充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冠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冠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5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