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6259.8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康敏;祝丹红;胡兴华;沈光明;柯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0/00 | 分类号: | E04F10/00;E04F11/18;E06B3/3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移 滑撑式外窗 阳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活动的建筑外窗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将阳台和外窗相结合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玻璃强度的提高以及节能效果的增强,落地玻璃窗在建筑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其视野开阔,通透的感官,给使用者很好的精神享受。虽然,落地玻璃窗具有上述优点,但是,落地玻璃窗的窗洞还是框定了视野范围。
另一方面,建筑遮阳也在被广泛应用,其目的是阻隔阳光直射,从而可以防止透过玻璃直射阳光使室内过热;可以防止建筑围护结构过热并造成对室内环境的热辐射;还可以防止直射阳光造成的强烈眩光。
目前,建筑遮阳构件可分为水平遮阳和垂直遮阳两种。水平遮阳一般被应用在建筑的南面,阻挡太阳高度角比较大的正午阳光,垂直遮阳则应用于建筑的东西两侧,对早晨和傍晚的阳光起很好的遮挡作用。然而,水平遮阳板除了遮阳的功能,更多的时候被空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变形产生阳台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其包括一窗框、一水平遮阳板、一对栏杆、一外窗栏板以及一对平外开窗;其中,所述水平遮阳板、栏杆以及平外开窗自下而上位于窗框上;所述水平遮阳板上设有一对第一导轨;所述外窗栏板上设有第二导轨;所述栏杆一端枢接在窗框上,另一端沿第二导轨滑动;所述栏杆抵顶在外窗栏板上,并能推动外窗栏板沿第一导轨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外开窗枢接在窗框上。
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还可设置为:所述栏杆上通过设置一滚轮而在第二导轨内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可灵活变动,阳台,外窗可相互转换。
2、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由水平遮阳板、外窗栏板和平外开窗组成,其不产生建筑面积,又可以变成阳台,增加户外活动空间。
3、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可以在完全开启的时候增加建筑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的侧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变成阳台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其由一窗框1、一水平遮阳板2、一对栏杆3、一外窗栏板4以及一对平外开窗5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水平遮阳板2、栏杆3以及平外开窗5自下而上位于窗框1上。所述平外开窗5枢接在窗框1上,从而能够相对于窗框1转动,并实现平外开窗5的启闭。
所述水平遮阳板2上设有一对第一导轨21。所述外窗栏板4上设有第二导轨41。所述水平遮阳板2的第一导轨21和外窗栏板4的第二导轨41相垂直设置。
所述栏杆3一端枢接在窗框1上,另一端沿第二导轨41滑动,具体的说,所述栏杆3上通过设置一滚轮31而在第二导轨41内滑动。该栏杆3抵顶在外窗栏板4上,并能推动外窗栏板4沿第一导轨21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撑式外窗阳台系统的设计原理如下:当外窗栏板4和平外开窗5均关闭时,该系统可充当外窗使用,此时,水平遮阳板2位于窗户外。当平外开窗5完全打开后,将一对栏杆3向外推,栏杆3的滚轮31在第二导轨41内滑动,栏杆3抵顶外窗栏板4沿第一导轨21移动,直至栏杆3完全展开,此时,一对栏杆3、外窗栏板4以及水平遮阳板2组成一阳台,使该系统可充当阳台使用,从而创造出新的活动空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6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