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7834.6 | 申请日: | 201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3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旻;黄钦俊;顾烨华;周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H01H7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 能力 动触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断路器的主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在正常电路条件下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的电流,实现供电、停电和转换电路的目的。当电网出现过载、短路等情况时,断路器也能分断过载或短路电流,将负载从电网上断开,从而避免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或设备的正常运行。断路器在分断过程中,动、静触头之间电弧,通过引弧或吹弧等措施,将电弧引入灭弧系统,最终实现电弧的熄灭。
随着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的指标不断提高,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短路电弧将变得更大,直接威胁动、静触头本身,使其烧损而导致灭弧失败,以至于断路器丧失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断路器具有更高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的动触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导电板,动触点以及载弧片。其特征在于:在动触头上设有载弧片。
优选地,所述动触点可远离或接近所述载弧片。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导电板的顶部形成斜面,所述载弧片设于该斜面上作为作为电弧移动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载弧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动触头导电板的顶部,另一端翘起,作为引弧片引导电弧移动。
原有的动触头由于没有载弧片保护,电弧停留在动触头导电板上,电弧的高温(可达6000℃以上)往往将导电板熔化,并汽化形成铜粒子。这些铜粒子在灭弧室里满天飞,使得灭弧室内的熄弧条件趋于恶化,当电流过零后在此区域电弧极容易重燃。载弧片保护动触头导电板并担当承载电弧作用,避免电弧对动触头导电板烧损,因而改善了灭弧室内熄弧环境,降低电弧重燃的风险,使得断路器具有更高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发生短路时,断路器在分断短路电流时,电弧持续过程中,能减少动触头烧损以及由此产生被汽化的铜粒子,从而降低气体中的游离度,使其能迅速建立恢复电压,防止触头之间电弧的重燃,使得断路器具有更高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的第一种结构形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的第四种结构形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的第五种结构形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结构由动触点2、动触头导电板3和载弧片1等部分组成。在动触头导电板3上形成有动触点2,载弧片1一般处于动触点2的上部,这与最终引弧的方向有直接关系。
载弧片1选用的材料上,首先应具有一定导电性能,其次具有耐烧损的性能,使其能抵御电弧的高温,防止金属粒子产生,例如,可选用如钨、钼、钨或钼合金以及钨或钼粉末冶金等耐烧损的金属及其合金。动触头导电板3与载弧片1之间有多种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铆接、或螺丝固定等。
在断路器合闸工作时,电流流经动触头导电板3和动触点2。当断路器分断小电流时,电弧在动、静触头间产生电弧,尚未引入灭弧室就已迅速熄灭,在这些工况时,电弧尚未引导至载弧片就已熄灭;当断路器分断过载或短路电流时,动、静触头间存在较大电弧,在引弧片、磁吹线圈以及内部气压等作用下,短路电弧被迅速引入灭弧室内,此时电弧主要存在载弧片和静触头引弧片之间,中间还途经灭弧栅片。此时,动触头上的电弧停留在载弧片1上,直至电弧被熄灭。因此,载弧片1主要在电力系统发生过载或短路时,断路器分断时,承载电弧的作用,正常工作和合分闸时,其并不工作。动触头导电板3的作用为承担导通电流。动触点2承担导通电流和分断一般电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动触点2远离载弧片1,可将电弧快速远离动触点,减少动触点的烧损。还有一种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动触点2接近载弧片1,该结构适合灭弧系统距离触头系统较近的、引弧作用较小的断路器。另有结构形式如图4载弧片1的角度沿电弧运动方向,便于电弧运动,及图5所示,载弧片1除了承载电弧作用外,还可作为引弧片,引导电弧进入灭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7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清洁多种灯泡的清洁器
- 下一篇:断路器脱扣力放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