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8141.9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凤;于俊才;陈志强;张新;姜秀梅;孙殿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连杆 斜面 定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连杆是一种两端分别与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铰接以传递运动和力的杆件。作为机械传动装配中的常用零部件,连杆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大,人们对于连杆的加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典型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连杆头部通常具有连杆斜面11,而该连杆斜面11的加工通常由铣削工序完成。如图2所示,通过铣削工序加工连杆斜面11的定位工装包括支撑部12和按压部13,两者均固定于铣床的加工平台上。加工时,首先根据所需加工连杆斜面11的尺寸要求,在连杆头部划线,然后将连杆与上述定位工装连接,实现连杆的固定,接着进行找正,即可用铣刀铣削出所需连杆斜面11。
上述加工连杆斜面11的定位工装通过支撑部12和按压部13同时对连杆施加的压力实现连杆的固定,在不损坏连杆的前提下,支撑部12和按压部13作用于连杆的压力不宜过大。而在铣刀铣削连杆的过程中,铣刀施加于连杆的切削力通常较大,造成连杆发生位移,降低连杆斜面11的加工精度。
另一方面,对连杆批量加工连杆斜面11时,需对每个连杆进行划线、固定以及找正操作,整个生产链较长,导致加工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劳动成本较高。同时,上述频繁操作加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因此,如何改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的结构,以提高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该定位工装能够提高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具有孔定位机构,所述孔定位机构与连杆头部的孔配合,所述孔定位机构、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组成所述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的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定位销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相连,所述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孔定位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上表面的定位突起。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孔定位机构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压板和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孔定位机构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连杆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压紧螺母之间。
优选地,所述孔定位机构为双头螺柱,所述孔定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孔定位机构为双头螺柱,所述定位块通过所述孔定位机构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板为U形压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工连杆斜面的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块,定位块上具有孔定位机构,孔定位机构与连杆头部的孔配合,孔定位机构、定位销和定位块的上表面组成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的定位部。使用时,连杆头部表面与定位块的上表面接触,且连杆头部的孔与孔定位机构配合,同时连杆另一端与定位销抵接,从而实现连杆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定位。此时,铣刀的进给方向与定位销对连杆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且其经过对刀找正后即可进行铣削,完成所需连杆斜面的加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工装通过定位销、定位块的上表面以及孔定位机构对连杆进行转动定位,在铣削过程中,连杆的定位较为可靠,即使铣刀作用于连杆的切削力较大,连杆也较难发生位移,从而有效提高了连杆斜面的加工精度。
另一方面,采用上述定位工装限制连杆的转动后,铣刀经过定位找正确定连杆斜面的加工位置,并进行铣削。在连杆斜面的批量加工过程中,只需按照定位销、定位块和孔定位机构进行连杆的定位,而不需要铣刀再次找正以及对连杆再次划线,减少加工连杆斜面时的操作,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同时,该定位工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有所减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8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