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8672.8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8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康弘;诸冈正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写(昆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橡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接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加工触摸屏时,需要通过压接机将FPC柔性线路板与触摸屏压接组合,然后在测试性能并进行外观检查。目前在压接机的压接块底部要安装多个橡胶片,这样可以避免压接块直接与部件接触,起到缓冲的作用。但是在压接块底部安装橡胶片采用嵌入式方法安装,安装时间长十分麻烦,同时安装精度也较低,安装可能存在偏差,这样在加工时容易造成FPC柔性线路板与触摸屏压接位置偏移,压接部位密度不均匀,产品报废,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同时更换也十分不便,但如果不更换,也很容易造成压接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接机的压接块底部安装橡胶片,安装时间长十分麻烦,安装精度也较低,容易造成压接不良,导致产品报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精度高,压接效果较好的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包括压接块和带动压接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进轴、卷出轴、卷进轮、卷出轮、卷状橡胶片和输送轨道,在卷进轴上设置有卷进轮,在卷出轴上设置有卷出轮,所述卷进轴与转动装置相连接,在卷进轮和卷出轮之间设置有供卷状橡胶片移动的输送轨道,所述压接块设置在输送轨道的上方。
前述的一种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块上连接有加热装置。
前述的一种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压接结构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输送轨道内是否有卷状橡胶片的传感器。
前述的一种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前述的一种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接结构,只需将卷状橡胶片装入卷进轮内,在通过输送轨道将卷状橡胶片输送到卷出轮内,就可将卷状橡胶片设置在压接块底部,十分方便快捷。同时通过输送轨道将卷状橡胶片的行程限定住,使其不会产生位置上的偏差,这样在压接时,橡胶片位置不会偏移,橡胶片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压接效果较好。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输送卷状橡胶片,当一段卷状橡胶片需要更换时,只需将该段卷状橡胶片向前输送,利用卷出轮将其卷出即可,更换维修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卷状橡胶片的压接结构,包括压接块1、气缸2、卷进轴4、卷出轴5、卷进轮6、卷出轮7、输送轨道8和电机。在卷进轴4上设置有卷进轮6,在卷出轴5上设置有卷出轮7,卷进轴4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在卷进轮6和卷出轮7之间设置有供卷状橡胶片移动的输送轨道8。压接块1设置在输送轨道8的上方,在压接块1上设置有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与压接块1顶部相连接。所述压接块1上还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压接块1,使压接块1温度升高。在检测输送轨道8旁设置有用于检测输送轨道8内是否有卷状橡胶片的传感器。
工作时,加热装置对压接块1进行加热,同时电机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卷进轴4,卷进轴4带动卷进轮6转动,卷进轮6带动卷状橡胶片沿着输送轨道8向前输送。输送完毕后,通过传感器检测判断输送轨道8内是否有橡胶片。当输送轨道8内设置了橡胶片后,气缸2控制活塞杆3带动高温压接块1向下挤压,高温压接块1挤压时通过橡胶片将FPC柔性线路板与触摸屏压接组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十分方便快捷。通过输送轨道8将卷状橡胶片的行程限定住,使其不会产生位置上的偏差。这样在压接时,橡胶片位置不会偏移,橡胶片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压接效果较好。
使用一段时间后,当一段卷状橡胶片需要更换时,只需将该段卷状橡胶片向前输送,利用卷出轮将其卷出即可,更换维修十分方便。同时新的卷状橡胶片会进入工作位便于后续继续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写(昆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日写(昆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8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分散体的相关改进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