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支撑臂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9267.8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华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M1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支撑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支撑臂构造,特别是一种针对应用于显示器的支撑臂予以改良设计,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的需求调整任意角度,操作、调整方便,具有使用方便性与安全性的支撑臂构造。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支撑臂10包含有一主支撑臂11,主支撑臂11后端借由一轴梢20枢设有一固定于墙壁上的固定座12,令主支撑臂11可左、右转动;主支撑臂11前端另借由一轴梢20枢接设有一可掀转的延伸臂13,延伸臂13前端并枢接设有一可供显示器30固定、挂置的显示器固定座14;借此,令固定挂置于固定座上的显示器30得依使用者的需求而可任意调整其角度。
但,由于该种支撑臂借由延伸臂与主支撑臂间所设的可变关节来调整延伸臂的掀转角度,进而调整显示器的高度,其为提高该种支撑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该延伸臂的掀转角度并不能太大,对于身高较高(或较矮)的使用者而言,实具有一定程度的不方便性;且由于该种支撑臂仅能借由左右旋转来水平折收,因此需一较大的空间来收合该支撑臂,且很容易于收合时造成支撑臂周围的人员受伤危险的事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支撑臂构造,其可随使用者的需求调整任意角度,操作、调整方便,具有使用方便性与安安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支撑臂构造,设有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基座、主支撑臂、一枢设于主支撑臂前端的延伸臂;其中:
固定基座,供主支撑臂的枢接固定,固定基座底部设有一轴梢,固定基座借由轴梢可插置于固定于墙壁上的墙面固定座,并令该固定基座可依轴梢左右旋转;
主支撑臂,包含有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该上壳体与下壳体后端分别借由锁固件锁固于固定基座上,并令该上壳体与下壳体可依后端的锁固件为支点旋转,该上壳体的锁固件穿设有一轴杆;该下壳体后端则枢接有挡片,该挡片后端设有一缺口,令该挡片的缺口恰抵顶于固定基座上;主支撑臂前端设有一连结座,主支撑臂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分别借由锁固件衔接固定于连结座上,且该上壳体与下壳体前端的锁固件分别穿置有一轴杆,令上壳体与下壳体可分别以锁固件为支点旋转;又,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设有一第一支撑弹簧,该第一支撑弹簧的末端连接一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另一端则借由一定位组件而枢设于上壳体上,该第一支撑弹簧的前端则枢接于下壳体与连结座连接的轴杆上;
延伸臂,包含有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该上壳体与下壳体后端分别借由锁固件锁固于连结座上,该上壳体与下壳体后端的锁固件分别穿置有一轴杆,令该上壳体与下壳体可依后端的锁固件为支点旋转,延伸臂前端则设有一悬臂座,延伸臂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分别以锁固件衔接固定于悬臂座上,令上壳体及下壳体可分别依锁固件为支点旋转,且上壳体前端所设的锁固件穿置有一轴杆,借以提高上壳体的稳定性;又,该悬臂座后侧设有一勾片,勾片借由一轴杆枢接于悬臂座上,令勾片可依轴杆为支点旋转,该勾片上形成一凹部,当勾片旋转向上时,该凹部则恰可顶靠于上壳体前端所设的轴杆,借以限制上壳体的旋转行程;再,该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设有一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的长度短于第一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的末端连接一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另一端则借由一定位组件而枢设于上壳体上,该第二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则枢接于勾片上,借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两端分别枢接固定于连结座及悬臂座上,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可同步旋转,且上壳体与下壳体得限位滑移而不致分离散开;另,该下壳体前端并设有挡片,该挡片枢设于下壳体前端的锁固件上,挡片前端设有一缺口,该缺口恰靠抵于勾片的轴杆上;
借此,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的需求调整任意角度,操作、调整方便,具有使用方便性与安全性的支撑臂构造。
前述的改进的支撑臂构造,其中主支撑臂的锁固件及延伸臂的锁固件由可自润的粉末冶金所制成。
前述的改进的支撑臂构造,其中主支撑臂的上壳体后端设有镂空孔,令第一螺杆后端所设定位组件的两端伸置于该镂空孔中定位固定。
前述的改进的支撑臂构造,其中主支撑臂所设定位组件的后侧设有一与第一螺杆枢接的调整螺帽,借以调整第一支撑弹簧的支撑力。
前述的改进的支撑臂构造,其中延伸臂的上壳体后端设有镂空孔,令第二螺杆后端所设定位组件的两端伸置于该镂空孔中定位固定。
前述的改进的支撑臂构造,其中延伸臂中所设定位组件的后侧设有一与第二螺杆枢接的调整螺帽,借以调整第二支撑弹簧的支撑力。
前述的改进的支撑臂构造,其中主支撑臂后端所设的挡片与下壳体间设有止滑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华,未经黄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9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